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美术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

04-06 18:44:30  浏览次数:435次  栏目:小学美术教案
标签: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http://www.dbk123.com

第二课时
一、激情引趣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二、小组探究
演示课件: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
三、小组研究: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欣赏书上名家作品: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四、研究教材: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你打          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五、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六、创作实践
七、提出作业要求: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八、展评: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 谁的造型最大胆?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九、课后拓展: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图片资料: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2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线造型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三)学习材料
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教学活动

一、组织教学,准备上课。
二、课件演示视频片段—引导出主题—自行车。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件同步展示):
①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②你还见过哪些不同外形的自行车?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③再看这几幅图的区别,你能说说有什么不同(板书:整体—局部)
提问:想不想画自行车?板书课题。自行车局部写生
2、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上的学生作品,是用什么来表现画面的。
3、课件展示几幅大师作品和部分学生作品,让学生讨论:
这些画为什么画的好,那些地方不足等等。(要求注意观察线条的变化,粗细,浓淡等等)
4、教师演示:
从离自己身体最近的部位开始,把握好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具体画出零件之间的衔接关系,用丰富的线条画出局部特点。
教师示范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板书)
三、布置教室,实物写生。 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展示几幅局部画的较好的作品和一些整体较好的作品进行表扬。
六、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新设计的自行车图片,要求学生课外发挥想象绘制未来的自行车。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语言组织教学。探究式学习活动

1、提问: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
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
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3、小组讨论:
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4、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5、学生动手实践: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6、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7、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图片资料:

 

 

 

 

 

 

 

 

 

 

 

第6课   猜猜我是谁  (2课时)
教学目标
1、 游戏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装扮自己和参与“猜猜我是谁”活动的愉悦。
2、 知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和制作面具,培养方法。
3、 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撕、贴、拼的方法制作面具,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难点:面具的眼睛、嘴巴的抠洞。
教学准备
教具:范品若干,各种纸质撕贴材料等
学具:各种纸质撕贴材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准备制作用具,规范美术制作习惯。
二、导入新课
学习撕纸
1、听:教师背对学生撕纸,让学生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2、尝试撕纸:
师生围坐在一起尽情的撕纸。
1) 边撕纸边探讨:撕纸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 撕纸时声音的轻重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3) 撕纸与用剪刀有什么不同?
4) 这样尽情的撕纸,你心情怎么样?
5) 如果要撕两个相同的形状,你有什么方便的好办法?
3、分析撕纸:
这一大堆撕好的纸,我们该怎么办?能有什么用?
2、 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 出示教师制作的纸面具,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1) 看一看:①你观察了面具,你发现了什么?
   ②面具的内容是什么?
   ③面具用了什么颜色的彩纸?
2) 摸一摸:①你又有什么发现?
   ②摸上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3) 戴一戴:①戴上后有什么样是感觉?
   ②表演给大家看看。
4)想一想:①你看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
2、 全班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3、 你认为怎样为自己眼睛、嘴巴开洞最准确,最方便?(小组探讨)
4、 欣赏各种面具,了解面具的常识,启发学生制作。
四、学生作业
师生大家利用撕好的各色彩纸,制作面具。
五、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展示、游戏。
1、 带上面具,游戏活动“猜猜我是谁”
2、 相互欣赏,相互活动。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三)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语言组织教学。探究式学习活动。
1、讨论:展示几位本班同学背的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板书课题。
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2、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3、小组讨论:
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
4、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5、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