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重点探究活动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重点探究活动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重点探究活动分析及教学建议

04-03 18:03:17  浏览次数:457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案
标签: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重点探究活动分析及教学建议,http://www.dbk123.com
(二)              如何上好本单元
三个基础:1、做好模拟实验。2、建好模型。3、提供丰富的资料。
一个关键:开展科学研讨,促进理解。
(三)              有关活动介绍和教学建议
第2课   月相变化
正确理解本课活动之间的逻辑结构
1、   画月相——如何判断所画月相是否正确。
2、   给月相排序——发现需要解决的观察问题,探究月相变化规律。
(1)    张贴月相,促进学生思考:所画的月相是什么时间发生的?该放在哪一个时间段内的圆圈中?月相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月相的亮面应朝向哪一边?
(2)    给月相排序后,还会发现诸多问题。如:为什么同一时间的圆纸片中所贴的月相不同?为什么有的时间的圆纸片中没有贴月相?为什么有的时间的圆纸片中贴了许多不同的月相?月相所放的位置会不会有错?为什么有的月相是亮面向下,有的向上,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了这些问题可以顺理成章地让学生去寻找答案——模拟月相变化。
(3)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由亏到圆,亮面向西沉太阳;下半月,由圆到亏,亮面朝东升太阳。
3、   模拟月相变化——了解月相变化规律,初步认识月相成因。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一定要始终向“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月相的成因不要求学生认识清楚,但通过这个模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月相变化是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与月球本身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
4、   观察白天的月相——检查探究结果。
第3课 “我们来造环形山”——模拟月球环境,造山探因
提出本课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造好“环形山”,形成假说。关键问题有:
1、   你们如何来造环形山?
2、   给你们一张环形山的卫星图片后,如何造环形山?
3、   你们有多少种造环形山的方法?
4、   能否用图表示出造“环形山”的过程?
5、   能否根据造环形山的过程来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6、   如果登上月球去寻找环形山成因的证据,你们认为要寻找哪些?
第5课  太阳系——建立太阳系模型,还本来面目
帮助学生理解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意义
1、   引导学生先画一张太阳系的模型图。
2、   再根据数据画一张太阳系的模型图。
3、   你们认为该如何处理八大行星表中的数据?
4、   从这样一个建模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和领悟?
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好太阳系模型,可以直观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是十分大的,在太阳系的空间里,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这个模型是一个较科学的太阳系的空间模型,不仅加深了太阳系的结构和其中的一些天体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
第6课  “在星空中(一)——建星座模型,促进理解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星座
1、   为什么要建星座模型?
2、   如何建北斗七星模型?
3、   对这样一个模型有哪些解释?
最终是让学生认识到:星座是由一些距离不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穹上形成的视觉图像。
第8课 “探索宇宙“——帮助学生建立宇宙观
首先,通过对一系列规模不同的星系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结构,从而知道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而且至今未发现宇宙的边界,它正在不断地膨胀。
其次,通过恒星的一生、超新星爆炸、变星等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宇宙天体的独特个性,从而知道宇宙和组成宇宙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着。
最后,展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重要的科技成果,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究宇宙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辛努力。这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宇宙是庞大的,但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一、         单元内容
修订后教科书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修订前教科书
1、   垃圾堆里有什么
2、   建一个垃圾填埋场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垃圾的回收利用
5、   分类其实很简单
6、   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7、   考察家乡的环境
8、   我们的环保行动
二、     

www.dbk123.com ;    修改说明
在本次修改中,本单元主要的变化有三个。
(一)                            内容编排作了适当调整
本单元修订前教科书编排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探究垃圾的产生和处理,然后扩展到了解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家乡的环境问题。最后以参与环保活动结束.从修订前教科书试用的反馈情况来看,这单元有关垃圾的课时太多了,内容上也有重复累赘之嫌,所以把有关垃圾研究的内容作了压缩,增加了有关水的内容。研究生活用水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也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修订前教科书中最后一课是专门让学生计划打算如何参加环保行动,体现了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实际参与环保行动的思想,但说教味浓了一些,因此,修改后的教科书把对学生的行动要求整合在每一课中。
(二)          强调了活动的可操作性
修订前教科书中的一些活动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或较难落实,作了相应调整。如修订前的第1课要求学生在家里完成垃圾称重,实际能做到的学生很少,改为部分有条件的学生带垃圾到教室称重,这些垃圾还可以作为后续学习的材料。原来要求学生都做堆肥箱,改为大家在校园一角共同做一个。一些实验和统计也适当降低要求或减少材料,以便于学生参与。
(三)          增加了相关阅读资料
环境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多个领域多门学科的知识,有很多内容是小学生无法探究的,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程度,本单元增加了比较多的相关阅读资料,所选用的资料强调了人类活动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人类的环保行动,使学生能乐观、积极的对待环境问题。
三、         概念及活动结构图
四、         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研究环境与人的关系,主要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人类造成的,人类也在设法保护环境。
科学概念
1、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2、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3、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4、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5、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重点探究活动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重点探究活动分析及教学建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