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11-15 19:43:18  浏览次数:695次  栏目: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http://www.dbk123.com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数学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根据物体的摆放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时,允许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教学根据物体排列的规律,计算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时,让学生找出物体排列的规律,并明确每组物体排列的情况,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用枚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谓枚举就是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这个例题是逆时的,例1是比较简单的问题,涉及知识比较少,只要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在周长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列举出长、宽的各种可能,而且长、宽都是整数。例2比较例1复杂,不仅订阅的杂志有1本、2本、3本三种可能,而且订阅2本还有三种不同的选择,讲解时应要用四年级(下册)教学的搭配规律。例3在旅馆住宿开房间,对列举的每种方案都要从“有没有空位”进行甄别,保留没有空位的情况。另外,练习也是递进的,即使两次“练一练”与例题比较接近,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而练习十一里的题都具有新颖性,大多数是生活里的实际问题。

目标导向

知识技能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能通过有条理的列举分析有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过程与方法

(1)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列举活动,初步体验列举策略。

(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列举策略,主动开展列举活动。

(3)按不同的线索进行列举,体验策略应用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教法

(1)通过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一一列举”的策略意义,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在“一一列举”的过程中合理使用列表或画图的方法,感受不同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不同价值,增强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3)适当控制让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培养列举的能力,发展列举的技巧。

建议用3课时安排教学。

 

                            第七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小数与整数相乘,小数除以整数。除了教学小数乘整数与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处,还教学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是计算中的特殊情况,不但运算的数特殊,方法也特殊,可以直接写出得数。在教学一般方法的基

www.dbk123.com 础上教学一些特殊的计算,能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目标导向

知识技能

(1)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在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计算,并应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试题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计量单位间的换算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并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过程,体验观察、比较、探究、实践实用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除法、乘法的积极意向。

教法学法

笔算小数乘、除以整数的方法与整数乘、除法基本相同,关键是怎样处理小数点。教学中,我们要把重复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探索规律的过程,把计算器作为探索规律的工具。让学生在计算情境中体验竖式计算,确定积、商里小数点位置的规律,主动构建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同时通过充分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知识,形成计算技能,发展应用意识。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8课时安排教学

 

                       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见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有三个特点:

1、精选现实素材,引出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教材通过介绍南京孝陵的占地面积,北就中华世纪坛的占地面积,台湾日月潭的面积和我国20xx年的森林面积引出“公顷”这一土地面积单位,通过介绍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的面积和我国20xx年的造林面积引出“平方千米”这一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这样引入,一方面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计算大面积土地常用的单位,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另一方面精选的素材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引领学生主动地关注自然和社会。

2、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像活动,使学生认识1公顷和1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教材借助精选的现实素材,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是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的单位后,分别以边长100米和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像等活动,认识1公顷和1平方千米,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公顷的表象,在认识1公顷后,教材还呈现了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定100平方米的信息。让学生思考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在“练一练”中,让学生测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计算面积后估计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教材没有直接呈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而是通过计算让学生主动发现。这样的安排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供了机会。

3、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教材在学生认识1公顷、1平方千米及知道平方米与公顷、平方千米的进度后,在相应的“试一试”中,引导学生分别应用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考虑到解决一些问题时需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教材允许并提示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对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有更深的体会,另一方面,便于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公顷、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换算上,有利于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