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语文评课稿《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评课稿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评课稿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评课稿

03-25 14:41:23  浏览次数:683次  栏目:小学语文评课稿
标签:小学语文评课记录,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评课稿,http://www.dbk123.com
李岩老师执教的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教学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李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特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
    我觉得李岩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巧妙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的思路。
    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巧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主动参与的欲望,给他们以优美语言的示范,而且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冬阳,带来语言美的享受。李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流畅而生动,导语自然,环环相扣。开始部分,把课文的1—3自然段的内容做为引路石用录音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这个故事的开头,学生觉得非常新奇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一颗好奇心去追寻“世界上最美是什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学生学习了小蜜蜂、小燕子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找到了最美的东西后,老师设疑再次放录音,进行转承让学生再次感到好奇,不由的产生这样的疑问:小鹿为什么没有来?它去哪里了?它找到美了吗?带着这些疑问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再一次被调动起来,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再次被点燃,跟着老师继续去探寻答案。
二、匠心独运地处理文本,重组教材,实现有效延伸。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一课篇幅较长,有18个自然段,在教学时李老师打破教材原有顺序,抓住重点段落精心设计,没有按照课文的顺序逐段学习,而是把描写小蜜蜂的第4和第10自然段,小燕子的第5和第11自然段,及小鹿的第6和第13自然段做为重点,并把每两个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而且衔接的非常巧妙不留痕迹。让学生从中体会和感悟课文内容,顺理成章的理解了“一颗友爱的心才是最美的” 这一文章的主旨。在教学过程中李岩老师还充分地给学生创造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文章中有很多省略号,李岩老师充分挖掘这部分空白,发展思维,如李老师问:省略号起什么作用?还有哪些颜色?小鹿和小刺猬会说些什么?你想对小鹿说什么?等问题。给了学生有很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这篇课文以寻找美发现美为中心,李岩老师巧妙的引导学生从感受颜色的美,声音的美逐步品悟到最美的是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在探究“世界上最美的什么”这一主题时,层层深入的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一颗充满爱的心灵是最美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自然的美,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设计情境“说说在你身边有心灵美的人吗?”进行说话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说话能力,又使学生懂得“美就在身边”这一道理,真可谓匠心独运。
三、鼓励性的评价,给学生足够的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朗读评价应采取激励的语言,可以想象,朗读评价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李老师运用各种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调到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把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通过读释放出来。如在分角色朗读时让学生带上头饰,这样做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读起来自然入情入境。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评课稿
上一篇:《雷雨》评课稿

《《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评课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