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学反思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思考
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思考

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思考

04-03 19:14:26  浏览次数:729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标签: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思考,http://www.dbk123.com
对于科学课堂教学,现在提倡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此引出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迷茫,尤其是对于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探究学习、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及教学方式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下仅就自己学习的体会谈谈认识。
一、教师课堂讲授的误区
我们不少教师为了摒弃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行探究式教学,有不少教师盲目把讲授知识缩得越来越短,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讨论和自学。在我们听过的几节课上,发现教师似乎都在避讳“课堂讲授”,这实际上是对“教师少讲而让学生以自学探究为主”教学理念的一种误解。对于教师的课堂讲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应针对课程类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
我们认为,以下两点需要教师认真讲解:
一是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局限需要教师讲解。教师的作用就是教学生不知道的,教学生体会不到的,教学生不可能想到的。总之,在学生最需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在安排学生做探究活动时。就需要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是在学生知其“表”不知其“里”的时侯,需要老师讲解。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观察和做某一个实验时,其对现象的思考及结论往往可能是讲事实的,如何把不同现象或相同现象彼此联系起来,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需要老师对课堂学习和探究所获知识点和规律进行概括总结,以便学生加强理解,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二、学生进行讨论的误区
在当前的课堂上,小组讨论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教师认为课堂上讨论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就越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上的一种认识误区。
我们常常看到一下现象:小组学习时,有的小组学生嬉笑打逗、转移话题,根本没有讨论相关的话题;有的小组虽然有人发言,但
其他成员注意力不集中,根本没有注意听;有的小组同学争着发言,没有人当听众,没有交流。这种现象的后果,就会使学生对小组讨论学习产生一种漠视、应付的消极心理,不断影响学习,而且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教师应当认识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从发现事物外在的相似之处向发现事物内在的相似之处转化,进而总结出规律的一个重要而有意义的过程,,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个性。品质。
我们认为要搞好小组讨论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确立好讨论的容。讨论的内容应当是学生已有一定的经历或经验,但有不确定或充满怀疑内容的前提下进行讨论,学生没有一点的经历或经验,也就是缺乏前概念,讨论就无从谈起。如果对讨论的内容已有确定概念,那么讨论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成为浪费时间的过程。
其次做好讨论前的安排。教师应对讨论的内容的主题和过程提出明确的要求,帮助小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个成员都在小组讨论中做出贡献,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再次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中的作用。在讨论中教师应作为一名积极的参与者、支持者、帮助者,参与其间的讨论。一是对学生的讨论要及时的给予指导、点拨和引导;二是从学生说什么和怎样说去判断已有的经验和达到的概念水平;三是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解决的问题和方向不断丰富讨论的内容和与之将讨论的内容上升到一个层面。
三、让学生自行探究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与理解,培养学生独立、能动地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但是对探究活动的组织往往存在着以下误区。
一是不放心学生,教师把握不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度”,仍然采取教师设计问题,将活动步骤详细教给学生的方法,这样的探究自然称不上自主探究。 
二是教师采取“完全放手,一切教给学生自己”:的方式,这就出现了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学生在缺乏思考、探究目的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拿到材料就“动手”,难于达到探究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活动时,教师应有的作用没有呈现,就会导致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上。
三是教师安排学生探究活动时间有的过长、有的过短。时间较长,由于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都较差,会使小学生对活动失去兴趣。时间过短,探究活动的落实不到位,学生对探究的关键问题不能形成完整认识,致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教师如何组织好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
 第一教师在学生自主活动探究前,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及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步骤的基础上,教师要对探究过程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组成员合理分工。
 第二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名积极参与者、支持者、帮助者参与其间的探究活动,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引导。
第三教师在探究活动告一段落时,相应要组织学生对探究活动遇到的问题,自己的感受和获得的收获汇报出来。这其中的关键作用是要从学生表达的大量现象中帮助他们梳理、提炼出类似的线索和关键性的词语。并以科学规范的语言教学更正、概括与总结,帮助学生对探究问题的结论形成清晰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误区
如今多媒体技术也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这些教学手段,把图片、音频、文字资料、板书等以动画的形式直观呈现给学生。直观
的教学方法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扩充并延伸了教学内容,并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但是一些教师误认为现代教学手段就是要多使用多媒体,这样课堂教学不分青红皂白,随意滥用,甚至连课本中安排的实验也用多媒体演示替代能够让学生直接体验的过程,替代学生能够直接动手操作的事情。使教学流于形式
 我们要知道,教学形式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要与课堂教学特点相结合,要有利于整合课题教学资源,不应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为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
其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课时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乃至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因此紧紧为教学目的服务,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内容下,对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选择,使某种媒体对应于某一教学活动,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达到最大的效用,而不必要用的地方,则坚持不用,
其二、做到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科技”,误认为没有计算机多
媒体教学的课就不是一堂好课,应该看到,不管什么课,只要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
主体作用,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就是一堂好课。
其三、课件的选用要有助于深化理解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把无形的知识化为有形直观的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图像变化,使学生已有经验与概念进行联想组合,建立起抽象思维的观念和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