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师朗读与学生朗读指导
语文教师朗读与学生朗读指导

语文教师朗读与学生朗读指导

04-08 14:03:22  浏览次数:476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 语文教师朗读与学生朗读指导,http://www.dbk123.com

    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故意)说:“用弓箭最好。”周瑜(暗自高兴,趁势追逼)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枝。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已有察觉、有意)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枝箭什么时候用?”周瑜(试探)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郑重其事)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语气平静却暗藏杀机)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胸有成竹)说:“只要三天。”周瑜(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威胁)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坚决)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诸葛亮(泰然自若)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7.综合指导法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往往与理解、讲解、背诵等其他语文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朗读指导方面,也往往是综合运用几种朗读指导的方法,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教学目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2自然段前两句:

www.dbk123.com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过渡: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同学们最有感触的是父亲用双手挖废墟的场面。(以诗句的形式出示第12自然段的前两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浑身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是血迹。

在老师看来,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可以读出很多的联想。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出什么来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主要抓住以下三点随机点拨)

1.研读“时间长”。

(1)体会“时间长”:多长时间呢?(36小时,2160分钟,两个白天一个黑夜。)

(2)感受“父亲累”:在这漫长的36小时中,父亲在做什么?

(3)感情朗读:机械单调、繁重危险、势单力薄、无休无止,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累!当我们体会到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句话?

2.研读“没人再来阻拦他”。

(1)了解内容:哪些人曾经阻挡过他?人们为什么要阻拦他?

(2)深究原因:后来为什么又没人再来阻挡他了呢?

(3)体会情感:没人来帮助他,没人来阻拦他,更没人能理解他,这是怎样的一种孤独与苦闷呢?谁能读出来?

3.研读“可怕的样子”。

(1)理解形象:“破烂不堪”是什么意思?“到处都是血迹”是什么样的?

(2)丰富形象:他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在这漫长的36小时中,会出现怎样的触目惊心的场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3)感情朗读:当我们体会到这份沉甸甸的爱的时候,当我们感受到这份充满血泪的情的时候,你又会怎么读这首诗?如果你是他的儿子,亲眼看到父亲为了自己,这样痛苦地挣扎,你又会怎样读这首诗?

4.总结提升。

(1)自由讨论:这位倔强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肩扛着精神的重压,顶天立地,气壮山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

(2)回放画面:当父亲看到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让他重新挺立的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许多人都来阻拦他,让他放弃的时候,他回响耳边的还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3)总结提升:这句话是支撑父亲的一盏心灯,在他的心底永远亮着!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伟岸坚强!这首诗就是这座大山的真实写照,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诵,铭记心间。

上一页  [1] [2] [3] [4] 

,语文教师朗读与学生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