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和谐----语文生态课堂的灵魂
和谐----语文生态课堂的灵魂

和谐----语文生态课堂的灵魂

04-08 14:03:38  浏览次数:318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 和谐----语文生态课堂的灵魂,http://www.dbk123.com

【摘要】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它由认知领域扩展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维的对话过程。而要形成这样的课堂,我认为和谐是它的灵魂,于是我就从三方面来论述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生态课堂。第一个方面是:创造和谐的源泉----理解、平等。从理解现代学生的需求和尊重现代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这两方面展开,这是从理念上展开论述。要形成和谐的语文生态课堂,我们教师必须首先从理念上、心理上与学生达到师生合一的境界。第二个方面是:形成和谐的方法----激励、赞扬。抓住如何采取鼓励性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的方法展开,这是从方法手段上来论述如何形成和谐的语文生态课堂。第三个方面是:拓展、互动----提升和谐的表现。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加强阅读、利用科技手段等方面来论述,这是从提升渠道、环境上来论述的。总之,本篇立意要让孩子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不断地做他们的思维体操,让孩子在新异的话题里驰骋思辨的语言,形成“孩子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和谐 生态 理解 尊重 感受

“生态”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关系。联系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是指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存在于语文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元互动的关系。生态的语文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它由认知领域扩展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维的对话过程。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自然的即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教与学和谐,学科之间和谐,课内与课外和谐,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和谐,教育与教学和谐,师生会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都得以充分的展现。所以我认为生态课堂的灵魂则为和谐。让“和谐”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还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孩子心向自然的情愫。教师的话语诗意盎然,如春风化雨,滋润孩子的心田;教师的笑容激情荡漾,似阳光和煦,温暖孩子的心房。

那么如何形成和谐的语文生态课堂?在这里我就这点谈点粗浅的想法以供大家切磋。

一、理解、尊重----创造和谐的源泉

曾经听到这样一则小故事:圣诞前夕的平安,美国的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儿子在大街上观光,。大街上非常热闹,年轻的母亲陶醉在节日的气氛中,可儿子却很不安静,年轻的母亲埋怨不懂得欣赏美景,因此并没有搭理孩子。直到孩子拉着她的衣角说:鞋带掉了。母亲弯下腰为孩子系鞋带,在系好鞋带后抬头的那一刻,母亲明白了一切。原来,在儿子的那个高度什么美景都看不到,只看到大人的腿和脚。母亲发誓再也不站在大人的角度看问题,看孩子。故事虽小,却发人深省:是啊!生活中如此,教育更是如此。要形成和谐的生态课堂,首先就要转变理念,认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要理解现代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认同学生的目标。

要拥有和谐的课堂,我们要理解学生的需求

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量,再理解学生的需求,我们就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教师就不会高高在上,而会和孩子一同参与到学习中去,会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享受课堂,就得先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要了解并理解孩子,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一切。

以前听到过一堂课,内容是二年级的《葡萄沟》老师带大家“进”了葡萄沟,欣赏够,“吃饱”后,老师说:“同学们,夏天我们来到了葡萄架下,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齐答:“葡萄。”其实这里老师要的答案是“葡萄叶”。老师在备课时,想到我下面的教学应该是落实“叶子”这一段了,那问“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应该能很简单地回答上来的。因为书上有这样的句子:“抬头看,碧绿的叶子……”想不到,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出忽意料。她没有想到学生还沉浸在“葡萄”中,还没象老师那样一下子就跳离出来,当然抬头望,就会望见葡萄了。

所以我一般会在早自修与孩子用聊天式的方式聊上一些关于下次课文的内容,去了解孩子的认知程度和需求,以求课堂教学能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李吉林老师说过:“即使是雨中的奔跑,即使是粘满泥巴的小脸,也会因为是孩子而显得那么可爱。”只有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我们的教师才能结合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要拥有和谐的课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句话的含义。

有的同学上课走神了,我发现后,很自然地提一个与所讲内容有关的问题请他回答。这些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发出的不同信号,既不影响全班学生的听课情绪,又不使未注意听讲的同学感到难堪,维护了学生的自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反而会引起学生内心惭愧的体验,促使学生自觉停止与课堂学习无关的活动,进而对老师有了好感。教师对学生的提醒,虽然是无声的信号,却胜似有声的批评,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是去引导、配合学生学习,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教师从理念上、从心理上转变了以往的观念,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课堂学习中,达到师生合一的境界,那么这和谐生态课堂的形成就不远了。

二、激励、赞扬----形成和谐的方法

在语文课堂上构建一个让学生感受成长的领域,学生才能真正被激发起来。任何人都希望被别人所肯定,更别说是学生,他们往往因为教师的批评,而一跃不振,也往往因为教师无心的一句表扬,而从此信心大增,学习日渐出色。所以为他们创造一块能感受自己点点滴滴的变化的领域是必要的。

任何人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做的事情、回答的问题得到肯定的表扬后,学生

才有更大更足的信心去完成下一件事情。在课堂教学中,正确的回答应给予积极肯定,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回答很完整。”“你的声音真响亮!”都可以成为你肯定孩子的话语。你随时能发现孩子的优点,心里愉快,孩子听了你的表扬,更加投入学习

www.dbk123.com ,这样其乐融融的课堂,该是多好!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不完整地甚至错误的答案,这时候,你也不要心急,我们教师应时刻注意运用鼓励性评价方式,不断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也要积极肯定;即便是一时答不出来,也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切忌冷嘲热讽。就比如说刚刚那个环节,当学生的回答是“葡萄”后,我们怎么应对?执教老师是说:“同学们,你再读读课文看,抬头望,我望到了什么?”这样的引导也并无不可,也是我们老师最普遍用的。那如果我们这样承接:“是呀,抬头望,我们望到了葡萄,夏天的葡萄还没有成熟,最吸引我们的是----”这样是不是更给孩子自信?

在某种意义上,孩子的自信心、进取的锐气、开朗的性格、坚毅的信念,就是由于父母和教师采取了鼓励、表扬的评价准则和宽容的教育方式。而这种教育方式和评价准则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一代甚至几代人的风貌每个学生都渴望取得好成绩,渴望受到教师的赏识和同伴的认可。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赞赏会引起很大程度上的失败感。教师的称赞有助于学生自觉克服缺点,学生会尽力和教师的评价保持一致,久而久之,教师的赞赏和肯定就具有真实的意义,它既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使情感共融、心理相通又很自然的在课堂上形成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情感氛围。

[1] [2]  下一页

,和谐----语文生态课堂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