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案(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太阳系的奥秘》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太阳系的奥秘》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太阳系的奥秘》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

04-03 17:28:48  浏览次数:892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案
标签: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太阳系的奥秘》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http://www.dbk123.com

一、设计理念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这个目标仅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几个学具是难以达到的;科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我们必须进一步拓展科学课程的教育渠道。现代信息技术直观性、形象性、超时空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

(2)初步了解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2、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初步认识太阳、地球及其它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感受太阳系的庞大;

(2)通过合作绘制、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活动,学习建立模型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计算结果和学习感受;

(2)能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进行模型制作;

(3)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的努力,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世界的能量转换之后,继续探究宇宙世界的“结构与系统”,通过对太阳系的解密,来了解太阳系的结构。本单元包括“太阳系的奥秘”、“地球绕着太阳转”、“美丽的星空”、地球的近邻——月球”和一个专题研究,其中“太阳系的奥秘”是后面几课的基础,要求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太阳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八大行星的名字及排列顺序,初步了解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的特点及相互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来认识太阳系的庞大,合作建立太阳模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太阳在太阳系中的作用、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通过学生自主的数据分析与计算,引导学生对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八大行星的体积大小以及太阳系的庞大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太阳系的组成和建立太阳系模型。为解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搜集了大量关于太阳系的图片、动画、视频资料,制作Powerpoint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超文本、大容量,运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将科学课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用计算机模拟再现太阳系的整体面貌和各行星的运动情况,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用信息技术服务学科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四、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能较熟练地操作电脑。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究太阳系的奥秘,了解太阳系的组成,恒星、行星、彗星等不同天体的特点及运行规律。有关太阳系的知识学生或多或少的从过去的课本中了解了一些,也从课外书籍看过一些,他们渴望知道更多的有关太阳系和神秘的宇宙世界的一些知识,而太阳及宇宙世界离我们比较远,且不易研究,一两节课时间不可能把有关太阳系的大量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太阳系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教师对太阳系的语言描述,特别是对太阳和八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也不可能做到非常清楚非常直观,为解决这一问题,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技术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最直接的帮助,使他们能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更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1、主动探究法:小学科学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本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环境,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太阳系的奥秘。

2、合作交流法: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组织和引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学习,把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较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六、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太阳系知识的资料;

2、关于太阳系图片、动画、视频资料和Powerpoint课件;

3、计算器、白纸、彩笔、尺子、橡皮泥、绳子、铁丝等绘制、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有关材料。

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今年9月25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日子,你知道这一天发生了一件样的什么大事吗?你想看看“神七”飞天和中国宇航人太空行走的情景吗?

广播演示神七翱翔太空的画面。

交流观看视频的感受。

假如你是神七宇航员,你上太空后想探索什么问题?

自古以来人类对太阳、月球、地球等天体非常感兴趣,不断地探索其中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太阳系的秘密。

(二)、展示搜集成果,交流已有知识

学生展示自己的搜集成果,交流自己对太阳系的认识。

教师小结学生交流情况。

(三)、运用媒体,建构新知

第一站:太阳部落,我们神秘而美丽的家园。

教师利用网络广播太阳系有关视频。

第二站:永恒的恒星,奇妙的星球世界。

(1)教师用课件展示太阳系情况,结合课件,教师讲解太阳系的组成。

(2)指导学生认识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天体,了解其特点。

第三站:旋转的太空,飞旋的太阳系。

太阳系主要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那么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是怎样运动的?

(1)学生讨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太阳和八大行星的运动。

(3)齐读有关太阳系的描述,感受太阳系的运行规律。

第四站:科学数据馆——庞大而渺小的生命之舟

指导学生分析并计算太阳系的有关数据,感受太阳系的庞大,体会宇宙生命之舟的渺少。

科学一馆;八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课件展示太阳系有关数据的表格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八大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按由远至近的顺序给八大行星排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科学二馆:八大行星的体积

继续分析表格数据,讨论怎样比较八大行星的大小。

按照八大行星的体积大小(赤道直径大小)为行星排序,感受太阳系的大小。

八大行星体积排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科学三馆:数据中心,我也做个科学小博士

①课件出示各行星到太阳系的距离,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分组计算乘坐不同交通工具从地球、火星、海王星到太阳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感受太阳系的大小。

从地球、火星、海王星到太阳的时间

 

乘坐飞机

(每小时2000千米)

乘坐火箭

(每小时40000千米)

乘坐“光速飞船”

(每小时30万午米)

从地球到

太阳的时间

 

 

 

从火星到

太阳的时间

 

 

 

从海王星到

太阳的时间

 

 

 

[1] [2]  下一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太阳系的奥秘》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太阳系的奥秘》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