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案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教学设计
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教学设计

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教学设计

04-03 17:28:46  浏览次数:561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案
标签: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教学设计,http://www.dbk123.com

内容结构

     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归纳和应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六个班的学生, 从总体来看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大家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的重要时期。

 

设计理念

小学科学课,综合了社会生活诸多自然常识,对于开发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心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亲身经历的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了探究教学法,设计了以下环节:1.引导观察,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学科学;2.激活思维,让学生在大胆提出问题中学科学;3.指导实验,让学生在真正动手动脑中学科学;4.组织讨论,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学科学。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并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3.能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研究。

4.能根据漫画写一篇科普童话,向其他人介绍水的三态变化。

情感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愉快地交流自己的观点。

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凝结。

2.通过实验,明白“雨是怎样形成的”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分别举例说明,物质的可逆变化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并愿意关注科学技术(人工降雨)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

2.相信科学,破除“古人求雨”的迷信活动。

本课重点

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探究雨的成因。

本课难点

组织学生自行探究雨的形成实验。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表格   热水瓶   热水  保鲜膜   冰块 

   量    筒  玻璃   酒精灯   烧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能对生活中出现水珠的现象的原因进行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

2.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后, 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凝结。

3.分小组探究设计“雨是怎样形成的”研究计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 同学们,我跟刘谦哥哥学了一个魔术,能用木棍把可乐瓶打出汗来,你们想不想看呢?

1.老师进行演示,学生观察。

2.换瓶可乐,让学生敲打。

3.师提出疑问:为什么只有我敲的这瓶才流汗呢?

4.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说出两瓶可乐的不同之处。

二、探究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

过渡: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展示课件,增强大家对凝结现象的兴趣和理解;

 

 

 

3.看完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小水珠从哪里来的?)

4.小组讨论。

5.指名发言。

6.师质疑:有水蒸气就会出现水珠吗?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我手中一瓶有水珠一瓶却没有?

    ﹙水蒸气要遇冷才能变成小水珠。﹚

有什么方法可以证实你们的说法?(实验证明)

过渡:大家回答得真好!请翻开书本31页,今天我们学习雨的形成。先来做一个对比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就能很好地解答刚才的问题了。

7.分学习小组做实验:

﹙1.)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拿热水。

(2.)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点燃酒精灯。

(3.)把一块玻璃加热(约 30秒),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热水。

(4.)同时把两块玻璃倒扣在烧杯上。(2分钟时间)

(5.)熄灭酒精灯。全体组员观察实验结果。

(学生做对比实验,教师巡视。)

(6.)各组派代表发言。

(加热的那块玻璃片上没有小水珠,而没有加热的玻璃片上有小水珠。)

(7.)小结。

三、探究活动2:雨的形成的研究计划。

过渡:自然界的水珠是这样形成的,那总也下不完的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1.学生大胆假设。

2.分组交流。

3.填写表格:

                   我们小组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假设:                                                     

需要的器材:                                                  

实验步骤:               

[1] [2] [3]  下一页

,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教学设计

《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