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04-02 12:12:15  浏览次数:265次  栏目: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http://www.dbk123.com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页的例题及第31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1、使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的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混合运算两步式题计算过程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1、出示教科书第30页的例题图(出示例题挂图或事先做成的课件)。

2、教师先叙述,后提问: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们从图上看一看,图上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二、提出并解决问题(1

1、出示问题(1):小军买1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2、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独立解答。解答后,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估计学生是分步解答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下列算式(见下左方),并指名说说每个算式的实际含义。

   5×3=15(元)

   15+20=35(元)

3、认识综合算式。

教师指出;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我们还可以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两步的算式(边说边在分步算式旁边板书综合算式,见上右方),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提问: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

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这一步可以这

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

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还没计算的一步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边板书,边说明书写位置):

5×3+20

  =15+20

提问: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板书如下)

5×3+20

  =15+20

  =35(元)

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请学生观察左边的分步算式和右边的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前后四人一起进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各自的发现。

小结: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去加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而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就是来研究怎样进行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由生活情景引入,从中自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与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积极调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采用观察、比较、发现等方式,让学生对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进行比较,加深对综合算式的认识。

 

 

 

 

 

 

 

 

 

 

 

 

 

 

 

 

 

三、提出并解决问题(2

1、出示问题(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鼓励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提问: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在列综合算式时,哪个钱数做被减数?哪个钱数做减数?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对于列综合算式有困难的学生,可允许他们先分步解答,

再在分步解答的基础上列出综合算式。交流后,教师将综合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提问: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指出:因为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做减数,所以计算时前面的“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写在减数的位置上。接着再计算减法。(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50-18×2

= 50-36

=14(元)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引导学生观察第(1)、(2)两个综合算式,思考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以四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进行小结。

小结: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后,只要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的,都要先算乘法

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提升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

1、  尝试做第3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在独立尝试练习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

注意用递等式脱式时的书写格式。对于最右边一小题的计算过程,如果发现有学生将第一个等号后面的算式写成“60+38”,要及时向学生说明:由于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所以这样计算的最后结果仍是一样的;但为了规范书写的格式,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在脱式时要注意得数书写的位置。这题的38是第一个加数,4×15的积是第二个加数,所以第一个等号后的算式应写成“38+60”。

2、讨论第31页第2题的脱式计算对不对,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也允许个别学生互相讨论,以便达到统一认识。交流时应说说各题错在哪里。左题运算顺序错误,应先算乘法,后算加法;中题的被减数与减数位置书写错误,第一步应为“40-28”;右题书写格式错误,后面的“-25”还没有计算,应照抄下来。

3、独立完成第3~5题。其中第4题要让学生对每一组算式先认真审题,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明确应先写哪一步,然后独立完成。第5题要鼓励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对于列综合算式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以帮助。

 五、全课总结(略

 

 

 

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巩固练习,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