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美术小学美术教案二年级美术《重叠的形状》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重叠的形状》教学设计

二年级美术《重叠的形状》教学设计

04-06 18:39:41  浏览次数:564次  栏目:小学美术教案
标签: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重叠的形状》教学设计,http://www.dbk123.com
教学内容
重叠的形状
1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
[智育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学会用一种或二种重叠形状排列的方法,并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素质发展目标]: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
[教学难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水果两个、几何图片若干、重叠形状拼贴画一幅。
学具准备:彩色纸(两色以上)、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观察导入
1、重叠的概念:
师 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
生 答略,师引导学生观察上下、前后的重叠特点
2、观察自然现象
师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
师 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有节奏和美丽
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
三、新课教授
1、知识窗: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
2、学生活动:
活动一:请2组学生(每组5人)上讲台表演重叠。(加强重叠的印象)
活动二:请2位学生上讲台用教师准备的几何图片教具拼摆重叠的形状。
3、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
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
4、重叠形状的制作
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 
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
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更加深学生对重叠的印象
四.学生实践创作(探索阶段)
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五.作品展示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归纳拓展
1.生:谈感受
2.师:小结
教后反思:
《重叠的形状》这一课是造型表现课,是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本科的重点是1、了解重叠的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2、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会制作。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有重叠现象的图画和生活中的照片,使学生了解重叠现象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运用到绘画中可使画面层次丰富,具有节奏感。
不足之处是在这节课讲完后,学生制作的重叠现象的画都不是太理想,经老师们议课后,知道了,导致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整堂课设计的思路不明确,主线不清晰。具体改正如下:先让学生欣赏有重叠现象的图画,激起学生兴趣。引出重叠的概念:
1、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会产生重叠;
2、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教师用事物演示,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学生动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加深重叠的印象;然后教师示范绘制一副有重叠现象的画,示范后,让两组学生上台绘制,检查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后是拓展思路
1、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重叠现象的画可用几何形体也可用随意形来做;
2、展示生活中的重叠现象的照片。告诉学生艺术来源于生活,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就能画好的作品。

,二年级美术《重叠的形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