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窃读记》第一第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之四
《窃读记》第一第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之四

《窃读记》第一第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之四

11-15 19:43:59  浏览次数:575次  栏目: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小学语文教案,优秀语文教学设计, 《窃读记》第一第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之四,http://www.dbk123.com
《窃读记》课程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在十一二岁之间,经过几年的学习,大都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初步掌握了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这为我们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但还应看到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仍然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扶放有度,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
  二、教材分析
  《窃读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节选自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作品。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文章清丽平实,充分表现了林海音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写作风格。品读课文,我们能真切体会到小女孩窃读时的担忧、恐慌与痛苦,体验到惊喜、快乐与满足。这正是窃读的百般滋味。文章中充满着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能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课文重点部分的品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清丽朴实,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因此,如何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传神便成为教学重点,而感同身受地体味作者求知过程中的辛酸与幸福,体会作者窃读的滋味便是本课教学着重要攻破的难点。
  五、教法设计
  本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文中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朗读法,通过范读、指读、齐读、自由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体会情感,领悟表达。还采用了探究讨论法,引导学生“心到、手到”,积极读书,抓住文中重点的句段,通过圈点、勾画和批注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六、学法设计
  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心到、手到”,积极读书,抓住文中描写的细节重点。
  2、朗读法:指导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七、课时划分二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谈话导入
  1、(板书:窃)让学生用“窃”字组词,体会“窃”的意思。(学生可能会说“盗窃、偷窃”等,体会“窃”是偷的意思。)
  2、人们大都为钱财而窃,你听说过窃读吗?(板书:读)你有什么疑问呢?
  3、学生可能会问:
  (1)什么是“窃读”?
  (2)为什么要“窃读”?
  (3)怎样“窃读”的?
  (4)“窃读”的滋味如何?
  ……
  (补充课题,板书:记)今天就让咱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脚步,一起去品尝一下“窃读”的滋味。
  二、初读文,赏诗歌,整体感知
  1、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解决生字词。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窃读”中的“窃”为暗中,偷偷地意思,“窃读”就是偷偷地读,在书店中偷偷读书,只读不买。
  3、作者为什么要“窃读”?
  (1)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作者贫穷的句子。
  (2)作者为了读到书,历经了许多坎坷,所以作者曾将一首小诗摘抄下来,作为自己窃读的心境写照——
  1)出示诗歌,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
  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
  摆书摊的人看见这样,
  很快地向小孩招呼:
  “你从来没有买过书,
  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
  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
  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
  穷人有好多痛苦,
  富人永远没有尝过。
  2)请学生谈谈自己从这首小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A、对书的渴望。B、被拒绝的无助。C、无力购买的痛苦。
  3)小结: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作者渴望读书,由于家境的贫寒,作者无力购书,所以只好——窃读。(生齐答)
  三、读重点,咬文字,品悟甘苦
  1、“我”是怎样窃读的?窃读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吗?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分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遇到的困难:
  (1)找不到书;(2)受到驱逐;(3)隐藏伪装;(4)渴望下雨读书;(5)饥肠辘辘。
  4、哪些句子使你感受最深?(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体会含义。)
  如,品读第五、六自然段;
  (1)“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2)请你描述当时的场面。
  (引导学生从书店老板的厌恶、驱逐及“我”的无奈失落两方面加以细致描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4)为了避免遭遇这种困窘的场面,“我”是怎么做的?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5)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窃读者”,她悄悄贴着你,认真地看书,你会有何感受?让我们把对她的喜爱读出来吧!(指导读第六自然段)
  5、窃读到底是一种什么滋味?从文中找出能够概括作者窃读滋味的句子。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刚才我们与作者一起经历了窃读时的种种困难,让人“惧怕”,那“快乐”又是从何而来呢?
  (2)学生自由读文,充分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4)小结:是啊,读书能给带来精神的享受,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让我们也一起热爱读书吧!
  四、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为了读书她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她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她可以隐藏伪装自己,“口是心非”,“心口不一”;为了读书她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共同感受那个小女孩对读书的渴望与热爱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复习词语。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3、学生自由读文.。
  二、探动力,析难点,点燃激情
  1、到底是什么力量鼓励着作者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坚持窃读的?(热爱读书,渴望求知)
  2、引导学生理解:“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3、仿照此句,写一句话作为自己读书的格言。
  三、回归课题,体会窃读的意义
  1、“窃读”算不算偷?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结:她曾说:“我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皆因没有钱,我不能占有读书的全部快乐。”可以说《窃读记》三个子中充满了乐趣,也包含着作者的辛酸。
  四、积累语言,感悟写法

[1] [2]  下一页

,《窃读记》第一第二课时课程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