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声》单元第十三课 声音的产生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声》单元第十三课 声音的产生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声》单元第十三课 声音的产生教案

04-03 18:30:11  浏览次数:144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案
标签: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声》单元第十三课 声音的产生教案,http://www.dbk123.com

1、           汇报探究成果,交流信息。

(1)指名小组汇报。(两人演示,一人讲解)

(2)小组互相讨论实验得出的结论。

(3)展示仪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方案表,教师以一个实验例子反馈学生的实验方案。

(4)师生总结。(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三)研究物体停止振动的现象,是否能听到声音。

1、谈话: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停止振动又会怎样?下面大家设法使振动着的鼓、锣立即停止,看能不能再听到声音,说说为什么?

2、指导小组实验。(自行设计实验),教师巡视观看。

3、汇报实验结果。

4、师生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又一次的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        拓展活动

1、引导学生拨动钢尺时观察钢尺的运动轨迹(教师加以解释什么是运动轨迹),并把它画出来。

2、           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轨迹图。

3、           教师分析尺子的运动轨迹图,加深学生对物体振动的理解。

四、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明白了声音产生的一些规律和原理。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观察。

 

课后感受:本节课,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都能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自主探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上一页  [1] [2]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声》单元第十三课 声音的产生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声》单元第十三课 声音的产生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