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7、9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几十的数的口算过程。
2.掌握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自主探索,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把积木图和三毛店的统计表放大画在纸上,10块小正方体积木,若干口算卡片。
教学预案:、
教学环节 |
教学预设 |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拿出10个小正方体在一起,让学生看一共是多少块小正方体。 |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玩过摆积木的游戏吧,看老师摆的积木。 把10块小积木摆在一起。 师:谁看出了这排积木有多少块? 生:10块。 师生共同数一数。 师:同学们眼力不错,一下就能看出是10块。现在请看积木图。 挂出放大的积木图。 |
2.出示教材上的 |
师:你看出一排有多少块小正方体了吗? 给学生一点观察时间,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看出来的,如: ●一摞是10块,一共有10摞,就是100块。 师:说的对,一排有100块小正方体,再看整个图, 左边有多少块小正方体,右边有多少块小正方体。 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因为每排是100个小正方体,左边有5排,右边有3排,左边有500个小正方体,右边有300个小正方体。 师:如果教师提出“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你能列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00+300 |
二、自主学习 1.教师提出“一共用多少块小正方体?”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后,重点说一说怎样计算。 |
师: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生:可以这样想:把500看成5个百,300看成3个百。5个百加3个百等于8个百,就是800。 生:因为5加3等于8,50加30等于80,所以500加300就等于800。 学生算法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并写出算式: 500+300=800 |
2.提出:“左边的小正方体比右边多多少个?”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列算式计算。交流时,重点说是怎样想的。 |
师:整百数加整百数计算时很简单。如果老师提出:左边的小正方体比右边的多几个?怎样算式计算呢? 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学生做完后,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如: ●列式 500-300。 ●这样算,5个百减3个百等于2个百,即500-300=200 ●500减300,只要百位上的数相减,5-3=2,即500-300=200。 |
三、综合应用 1.教师谈话引出三毛快餐店最近两天的营业情况统计表。指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都有那些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实际意义和收入、支出信息。 |
师:同学们在童话故事里知道一位朋友——三毛,据说三毛开了一家快餐店。看!这就是三毛快餐店最近两天的营业情况。(出示统计表) 师:观察这个统计表,表中都有那些项目? 生:有收入,有支出,还有剩余。 师:那么,谁知道什么是收入、支出、剩余?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收入就是这一天收了多少钱;支出就是这一天花了多少钱;剩余就是刨去支出剩下的。 师:从这个表中,你了解到三毛快餐店的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 ●第一天收入200元,支出100元。 ●第二天收入360元,支出200元。 ●第二天比第一天收入的多,支出的也多。 …… |
2.教师提出“第一天剩余多少元”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列算式计算,再交流算法。 |
师:现在,请同学们帮三毛算一算:第一天剩余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算式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生:200元减100元剩100元 生:2个百减1个百等于1个百就是100。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填表。 |
3.提出“三毛计算第二天剩余”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解答。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算的。 |
师:刚才大家帮三毛算出了第一天的剩余,那第二天呢? 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交流。 ●360里面有3个百6个十,3个百减2个百等于100,100再加60等于160。 ●把360看成36个十,36个十减20个十 是16个十,就是160。 ●360减200,只把360百位上的3减2就行了。 对于学生出现的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同时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填表。 |
4.鼓励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
师:两天的余额都算出来了,现在,观察表里的数据,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可能提出许多问题: ●两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200 + 360 = 560(元) 2个百加3个百等于5个百,就是500再加上60就等于560。 对这道题的算法加以肯定。 ●两天一共支出多少元? 100 + 200 = 300(元) 1个百加2个百就是3个百,就等于300。 ●两天一共剩余多少钱? 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 560 – 300 =260(元) 100 + 160 = 260(元) 如果学生只想到其中一种方法,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提出另一种方法。同时重点交流两个算式的算法。 ●第一天比第二天少收入多少元? 360 -200 = 160(元) 3个百减2个百等于100,100再加60等于160。 ●第一天比第二天少支出多少元? 100 – 100 = 100(元) ●第二天比第一天剩余多多少元? …… |
四、尝试应用 出示教材试一试,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口算方法。 |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98页试一试,把结果写在书上。 教师要注意巡视和个别指导,交流时,了解学习较吃力学生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的正确率。 |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采取比赛的形式完成。 |
师:刚才几道题大家做的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练一练第1题,把结果写在书上,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教师要逐个检查,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心中有数,便于进行个别辅导。 |
2.练一练第2题,先指导学生明确题意,即熊猫走3100米,还剩650-100=550米指导学生按照这种思路完成其他填空。 |
师:下面请看练一练第2题,自己读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熊猫家到竹林有650米 当熊猫走出100米时,还剩550米。 师:还剩的550米,也就是再行550米就到竹林了,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650 – 100 = 550(米) 师:那么,当熊猫走出200米时,还剩多少米呢? 生:650 –200 = 450(米) 师:好,现在大家就用同样的方法来完成后面的填空吧。 集体订正。 |
3.练一练第3题,摘桃子,由学生独立完成。 |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练一练第3题,做对了才能摘桃子,比一比,看谁摘的桃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