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115找规律
二、教学准备
课件一个、图片若干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学习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经历寻找、分析、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的过程,知道生活中事物的排列存在循环排列的规律。
3、通过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感受数学的价值,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
设计意图 | ||||||||||||||||
一、 1、师:老师想了解一下我们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开展哪些课间活动? 播放录像:跑步 2、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能不能也从跳远活动中发现一些数学秘密。接下来仔细观察跳远活动。 播放录像:跳远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一个一个轮流过来跳的。 生2:第一个跳了排到了最后一个。 二、自主探索,深入理解 1、师:如果我们用这四种颜色的正方形分别代表这四个小朋友,我们把他们的位置变化过程表示出来 师:刚开始他们是这样排的。(师在黑板上贴第一行: 师:第一位小朋友跳了以后接下来队伍是怎样排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篮、绿、黄、红,第二个同学排到了第一,第一个同学排到最后。 师:你来猜猜第三排应该怎么排?第四排呢? 生:第三排:绿、黄、红、篮,第四排:黄、红、篮、绿。 师:这样的位置排列形成了一个方阵图。这个方阵图里有什么秘密呢?小朋友独立思考再把你发现的秘密轻轻的告诉组内的同学,并认真倾听别人发现的秘密。比一比哪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2、生小组活动(每人一张方正图) 3、生汇报: (1)生1:(上台指着黑板讲)横着看每一行都有四种颜色:红、篮、绿、黄 生2:斜着看每一行的颜色都一样。 生3:第一排的第一个红色到了第二排的最后一个,第二排的第一个篮色到了第三排的最后一个,第三排的第一个绿色到了第四排的最后一个。 师:你讲得很清楚,老师也听明白他的意思了。(课件边演示师边讲) 师:如果按这个规律继续摆下来,第五排应该怎么摆?你怎么知道的?第六排呢? (2)、揭题 师:象刚才同学们发现的这种规律就是“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3)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1:竖着看也有这样的规律。 生2:从后往前看,后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前面,其他图形向后移动一格。 生3:这个规律就和我们刚才看到的跑步活动一样,后面一个同学跑到了前面,其他人排到了后面。 【备选】若学生没有找出后往前移的规律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方阵变一变(转90度)现在你又发现什么规律了? 生:后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前面,其他图形象后移到一格。这个规律就和我们刚才看到的跑步活动一样,后面一个同学跑到了前面,其他人排到了后面。 5、小结:咱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发现的规律可真不少。 三、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师:现在你们想不想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接下来我们就用今天发现的规律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同桌合作,可以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设计。摆好后同桌说一说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1、生摆图案( 提供多组活动材料) 水果: ;文字:东、南、西、北;数字:1、2、3、4; 图形: 2、生汇报 小组1展示,师:说说你们是根据什么规律排列的? 小组2展示,师:我们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验证一下他们组排的对不对。 小组3展示,师:老师从他们设计的图上拿走了3个图案,放在手心里,你们来猜猜是哪3个图形,应该摆在哪里? 3、互相欣赏 师:还有哪组还想把你们的作品给大家欣赏的?我们不一一拿上来了,现在请同学们站起来互相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现在老师来当一回记者现场采访一下:你觉得同学们设计的作品怎么样?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创造出了这么多美丽的方阵图。 四、综合应用,发展思维 1、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把第4组画出来吗? 师:现在老师来当一下导游,把方正图中的图形一队一队带出来,现在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把第4组画出来。 2、请你把它填完整。
生汇报 师:(边说边画箭头)象这样循环过程我们称为顺时针循环。 五、课堂总结 师: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发现他,运用他,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的更加的美丽。 六、课外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用4种图形设计出了美丽的图案,你们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用更多的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呢?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回去设计一下明天带过来给全班同学欣赏。 |
数学源于生活,从生活中 找到循环规律的原型,通过学 生熟悉的跑步、投篮、跳远等 活动,给学生呈现了循环规律 的动态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 中初步感知循环规律的形成过 程。这样的安排分散了难点, 有利于学生联系具体情境来 理解复杂的循环规律。 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方 阵图形,使学生了解观察的角 度不同,得到的变化不同。但 横着看,竖着看,都呈循环排 列。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位 的观察,分析,逐步深化寻找 循环排列规律的方法,发散学 生思维。 这一活动从分体现了“玩 中学”,一方面巩固所发现的 规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通过多 种形式的汇报,让学生自己说 说是按照什么规律创造的;其 他同学用今天所发现的规律验 证一下他们组排的对不对;老 师从他们设计的图上拿走了3 个图案,学生来猜猜是哪3个 图形,应该摆在哪里?既激发 了学生的兴趣,有巩固了新知 让深入理解了循环规律,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 创造能力。在创造和欣赏的过 程中学生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 悦,感受到了数学美。 线形图与田字格形出现, 让不同的排列形式进行对比, 克服学生思维定式,有利于学 生从多角度理解循环规律,从 而深刻理解循环规律的内涵, 揭示了循环规律的本质,使学 生对图形的循环排列有了一 个更高的层次的认识。同时联 系学生身边的素材,学校的标 语“我爱实小”,把他请到作 业本上作为一个习题的内容,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爱 校的情感。 从情感方面来总结,从一 定角度渗透了积极的世界观、 价值观的教育,体现了新课标 中“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理 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