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04-01 21:26:21  浏览次数:476次  栏目: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http://www.dbk123.com

www.dbk123.com (预计效果:学生把两个角叠在一起(让两个角的顶点、两边同时重叠),说只要张得一样宽,不管边长短是否一样,角的大小都一样,老师总结归纳:角的大小跟两边的张口有关,跟两边的长短无关)

3、学会多种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课件出示四个大小不一的角,如下图所示的四个角)

 

 师: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生: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师:那剩下的两个角呢?你们能用什么办法比出他们的大小?

(预计效果:用三角板上的角去比/用纸描一个与第一个角同样大的角,把它放到第二个角上比出大小/用直尺去比每个角同样的地方张开的宽度,哪个角张得宽哪个角就大等等)

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角的大小比较过程后)刚才大家看了老师的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后,现在你又能想到其它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请想一想,试一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悟角的大小。然后制造认知冲突,想办法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角,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互相取长补短,大胆交流自己的办法,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灵活掌握了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五)拓展练习,应用提高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哪些不是角?

2、看下面各图,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哪几个角?

3、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深化知识,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预计效果:我认识了角,能识别、判断出角这一几何图形,能说出角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我还能用直尺等工具画角,能用不同的方法做角;我还知道角有大小,体会到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了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临下课的几分钟,让学生重新回忆一下所学,有利于巩固、完善整节课的知识。)

(七)课后作业,巩固新知

1、数学游戏:用一个可以放大12倍的放大镜去观察一个角。小赖说:这个角放大12倍。小凤说:这个角和原来的一样大。

你同意他们中谁的看法?并说说你的理由。

2、大家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了角,你了解发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还想了解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认识角后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组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积累了活动经验,拓展的视野;发挥学生的进一步想象,完善角的有关知识结构,丰富同学们的知识。)

教学理念:这部分教材主题目是初步认识角。根据“初步认识”的特点和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本设计中注重学生的体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角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按照“由实物抽象出角——认识角——画角——做角——玩角——感悟、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

角是比较难理解的空间图形,显得比较抽象。但是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平时学生与角接触较多,对角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抓住这一点,从学生具体的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建立起角的空间观念。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让学生亲自操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数学又应用在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又再一次去寻找生活中的角。

上一页  [1] [2]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