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会多种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课件出示四个大小不一的角,如下图所示的四个角)
师:你能一眼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生:第一个角最大,第三个角最小。
师:那剩下的两个角呢?你们能用什么办法比出他们的大小?
(预计效果:用三角板上的角去比/用纸描一个与第一个角同样大的角,把它放到第二个角上比出大小/用直尺去比每个角同样的地方张开的宽度,哪个角张得宽哪个角就大等等)
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角的大小比较过程后)刚才大家看了老师的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后,现在你又能想到其它什么办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吗?请想一想,试一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悟角的大小。然后制造认知冲突,想办法比较两个大小不明显的角,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互相取长补短,大胆交流自己的办法,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灵活掌握了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五)拓展练习,应用提高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哪些不是角?
2、看下面各图,左面的三角形有哪几个角?右面的图形有哪几个角?
3、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深化知识,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预计效果:我认识了角,能识别、判断出角这一几何图形,能说出角的各组成部分的名称;我还能用直尺等工具画角,能用不同的方法做角;我还知道角有大小,体会到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了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临下课的几分钟,让学生重新回忆一下所学,有利于巩固、完善整节课的知识。)
(七)课后作业,巩固新知
1、数学游戏:用一个可以放大12倍的放大镜去观察一个角。小赖说:这个角放大12倍。小凤说:这个角和原来的一样大。
你同意他们中谁的看法?并说说你的理由。
2、大家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了角,你了解发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还想了解有关角的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认识角后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组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积累了活动经验,拓展的视野;发挥学生的进一步想象,完善角的有关知识结构,丰富同学们的知识。)
教学理念:这部分教材主题目是初步认识角。根据“初步认识”的特点和要求,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本设计中注重学生的体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角及相关知识的理解。按照“由实物抽象出角——认识角——画角——做角——玩角——感悟、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
角是比较难理解的空间图形,显得比较抽象。但是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平时学生与角接触较多,对角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抓住这一点,从学生具体的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建立起角的空间观念。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让学生亲自操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数学又应用在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认识角的基础上又再一次去寻找生活中的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