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自主学习:打开数学减负瓶颈
自主学习:打开数学减负瓶颈

自主学习:打开数学减负瓶颈

04-08 14:12:52  浏览次数:542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 自主学习:打开数学减负瓶颈,http://www.dbk123.com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

【主要内容】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如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发现、自己操作、自己体验,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和支配权,让学生全面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施自主学习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结合数学实际对课堂教学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从创设情景、注重实际、尊重学生、多元评价等方面进行粗浅的阐述。

 

【关键字】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如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发现、自己操作、自己体验,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和支配权,让学生全面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施自主学习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结合数学实际对课堂教学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进行粗浅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形成自主学习的目标

兴趣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目标的灵丹妙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目标。

   (一)、创设生活情景

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中蕴涵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学生既感到亲切和好奇,又激发学习情趣和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同时生活情景中也蕴含数学学习目标和操作要求,指导学生从静态学习走向动态学习。这样学生从实践活动产生学习需要,又从需要产生学习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景

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很强,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一种需要。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探究的情境中,从而形成所要揭开问题之迷的学习目标。如在《统计》新课导入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你知道1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我们班准备举行一次元旦晚会,买一些什么水果好呢?怎样调查全班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你能想想办法吗?”通过设问,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心向,并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明确了学习目标。

    二、注重实际,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依靠教材,而且还要深挖教材,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取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为自主学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提供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环节和流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推理,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演练为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所需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案例:《可能性》教学教学片段 

师:现在袋子里有黄球3个红球1个,如果让你任意摸出1个球,请你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黄球或白球都有可能摸到。

生:黄球摸到可能性大,红球摸到可能性小。

师:到底是不是象你们猜的这样呢?想不想试着摸一摸?老师给每组都提供了一只袋子、乒乓球及记录表。在摸前我们还要学习游戏规则(课件出示:1、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和记录员,组员间轮流来摸球,每人摸一次。2、先猜一猜,再摸一摸,每摸完一次,把球放回袋子里,小组长负责摇晃一下,然后再接着摸。3、记录员要把摸球的情况登记在记录表里,然后组织讨论摸球结果。4、完成后整理好材料,比一比哪组完成的最棒。)

    学生按游戏规则开展游戏。完成后小组派代表汇报摸球的结果,并集中交流情况。

……

    学生自主操作(摸球游戏)前,教师不仅提供了游戏所需要的材料(摸球的袋子、乒乓球、记录表),而且还提供游戏规则。这样学生可在规则的指导下大胆的猜想和操作,使问题探究更严谨和科学。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探究时得出了教师想讲的教学重点词语即“可能、最有可能、可能性小”。这样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从事研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各种科学概念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

www.dbk123.com 本技能。因而学习探究过程成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变革学习方式,由主要依靠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变成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以自己的认知与经验来构建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实践过程,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展示的舞台。并通过不断的提炼、概括、整合,使学生主动地发现、认识并理解数学及其学习的方法,逐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眼、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独立进行智力操作,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的主体。做到方法让学生尝试、规律让学生发现、学具让学生操作、过程让学生体验。

   (一)、方法让学生尝试

  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这为学生的直接尝试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究新知识,力求做到先试后讲,先练后导。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例如,在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后,出示:48×25,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样做这题,经过学生的大胆尝试,后反馈出以下几种方法:

48×25           48×25           48×25

=(40+8)×25    =(50-2)×25     =6×8×25

=40×25+8×25    =50×25-2×25     =6×〈8×25)

=1000+200        =1250-50          =6×200

=1200            =1200             =1200

48×25          48×25            48×25

=12×4×25        =48×(5×5)     =(6×8)×(5×5)

=12×(4×25)    =48×5×5         =(6×5)×(8×5)

=12×100          =240×5           =30×40

=1200             =1200             =1200

   从多种算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原因。这样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规律让学生发现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学中应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规律,让他们自己发现。例如平面图形里的“高”都是与“底”互相垂直的,这是“高”的本质特征。对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在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时强调过。所以,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自己认识三角形的高,接着在相应的图形里画高,结合画图和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高的画法: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出发,到它的对边作垂线。

[1] [2]  下一页

,自主学习:打开数学减负瓶颈

《自主学习:打开数学减负瓶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