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培训提高于永正:《教海漫记》摘录
于永正:《教海漫记》摘录

于永正:《教海漫记》摘录

04-08 12:59:26  浏览次数:590次  栏目:教师培训提高
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新教师培训, 于永正:《教海漫记》摘录,http://www.dbk123.com
28、“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
    于老师说:“在园丁眼里,这花是他们的骄子;在诗人眼里,这花是春的使者;在我的眼里,这花是美的文章。”
   在于老师眼里,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妻子买来的电动玩具狗、垃圾箱里的剩面包、介绍信、欢迎词、欢送词……
   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也皆“文章”。
29、我教一年级
   教一年级不易。当一名优秀的一年级教师更不易。
   有人说,教一年级难就难在“大人要说小孩话”。
   所谓“大人要说小孩话”,就是要说浅显的话,形象的话。开口“关于这个问题”,闭口“如此而已”,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儿童就会感到茫然——听不懂。
   童心未泯才能教好一年级。面部能够表达出孩子们的天真、稚气、活泼、顽皮,是教好一年级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要揣摩儿童心理。
   每次备课时都想一想:假如我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
30、“熏锅屋”
    徐州有句老话,“没有熏不黑的锅屋”。——徐州人管厨房叫“锅屋”。
意为新盖的锅屋的墙壁再洁白,日子久了,也会被油烟熏黑。就是说,只要长时间地对一个人施加某种影响,总会使其有某种改变的。
   学语文与熏锅屋类似。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
学习语文,仅*课本那点“烟火”熏,远远不够;要*大量的课外读物去熏。(真高兴,在这一点上,我与于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熏锅屋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第二大脑储存库。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1、“攒钱”与“花钱”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怎么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没有丰富的语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呢?人12岁以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应该让他们多读多背,否则我们将愧对他们。
    应该在班里掀起买书热、读书热、背书热。这“三热”,热得教人舒服。
只有平时多积攒,到用的时候学生们才会如“囊中取物”一般拿出来“花”呢!
    于老师教了几十年的语文,悟出了一个道理:教语文要有积累的意识,学语文好比攒钱;这个“钱”要天天攒,天天花,一直到老。
32、让学生有点“艺术细胞”
   有灵气的人,大都懂点艺术。
   一般地说,懂艺术的人气质高雅,这更是无疑的。
   于永正老师把“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作为自己的信条,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果自身素质允许的话)
33、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
   可以说,于老师的课之所以上得精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京剧艺术素养。
如果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不懂点艺术(不一定是京剧艺术)的老师是“不完整”的老师呢?
34、让学生体验成功 
                             ——我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
   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说:“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
    大家习惯于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岂不知,这样量的结果,后进生会越来越短,越来越矮。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来之于他一次一次的“取得成就的满足”。有时,这“成就”完全是用放大镜找出来的,或者压根就谈不上“成就”而是硬说的。
35、爱屋及乌
           ——我是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二)
    爱屋及乌。你教得好,学生就信赖你,喜欢你;喜欢你,就喜欢你教的学科,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如此而已。
   “教得好”的基础,或者说前提,是教材把握得好,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得好。
36、导入的艺术
   “导入”的“导”字道出了它的作用。“激情激趣”是它的訾议个作用。这一点很重要。没有良好

www.dbk123.com 的情感参与和推动理解和记忆将是一句空话。另外,导语常常提出读书的要求,将读书的目的、课文的重点以及学习方法加以提示,所以,它还有导读、导学的作用。
如何导入,要因文而异。有的课文可以在题目上作文章。那些写得扣人心弦、荡人心魄的课文,着重以情导入。这样做不但起到了扭转学生兴奋中心的作用,而且为学习课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有故事情节或者写新奇事物的课文,可采用制造悬念的方法,引起学生的读书欲望。有些课文干脆“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根本不设导入这个环节。
    总之,“导入”要因文而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有心,要用心。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可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7、写字、育人、做人
    听于永正老师的课,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点,就是他那一手规范、漂亮的粉笔字。于老师说:“提笔就是练字时。”“学写字就是学做人。”至今记忆尤新。一个生字,首先描一遍,再仿影几遍,又临摹数遍,只要不是大脑有问题,记住它的字形是不成问题的。
38、低年级造句训练的艺术
     乍教低年级,不以造句训练为然,认为是雕虫小技。其实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造句并不那么容易。
    在日常生活中,“小题大作”是被人耻笑的。在教学上,却无大题小题之分,每项训练,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造句训练在诸多语文训练中可谓是“小题”了,但照样可以“大作”,并能作出很多的文章来。关键要去琢磨。
有这么一件事:一位老师琢磨出一个“万能造句法”——不论用什么词造句,都写“老师让我用‘**’造句”。如用“有名”造句,就写“老师让我用‘有名’造句。”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这分明是“走火入魔”!
39、解词的艺术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训练。至于哪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哪些要去意会,哪些可以借助情境去弄明白,哪些可以而且必须查字典、弄个“水落石出”,哪些词不要或者没办法下定义,可以通过运用(如造句)去掌握,这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而这,要*老师细细琢磨。
    于老师是把功夫花在看教材上的,一个词一个词地去看。这一点,是否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呢?
40、揭示寓意的艺术
    我在执教《刻舟求剑》一课时,曾经把寓意写到了黑板上,让学生背过。可我心里却在犯嘀咕:难道仅仅为了在考试时能准确无误地做上,而让孩子死记硬背这些他们根本不理解的寓意吗?可悲的应试教育!
    今天看了于永正老师的做法,使我明白了许多。对!多读多背,记住童话、寓言这个故事,记住这个故事的载体——规范的、生动的书面语言,比“挂小黑板”重要得多。
     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替乌鸦想一想,它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片肉被狐狸骗走了,心里会怎么想?会对自己说什么?
    你会发现,孩子们的回答,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41、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
    新颖、巧,应该说是教学艺术性的一个方面;阅读教学中的写的训练,不游离于课文之外,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艺术性的更重要的方面。
续写课文;“补写”,凡是没有把事物写尽的课文,都可以让学生补写。如《黄山奇石》重点写了几种石头,还有几种只写了题目,这时,可让学生仿照上面的方法写下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于永正:《教海漫记》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