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18人。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本班学习科学的差生有李双彬、张国龙、任雪玉、钟安方。他们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对知识掌握不牢固,忘得快,不喜欢动手动脑,贪玩。不好向别人请教,尤其上班时不认真听讲。本班优生有刘腾、郑亚萍、张璐瑶、王宁、刘晓蕾。这些学生脑瓜灵活、反应快,上课时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接受知识快。小学生的科学思想的发展,一方面要在以认识为基础的交往和实践活动中来实现,另一方面还必须在活动和交往中通过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来推动。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科学思想自主发展起来。本学期还要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动脑和动手的能力。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比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研究与实践》等6个单元,共21个课题。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本册教科书共22课,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1、热胀冷缩: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物体遇冷与受热后发生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探究。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通过对比实验与大量的事实来证实。使学生掌握这一科学知识,科学地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更好地让科学服务于生活。(包括1、2课)
2、岩石的科学:本单元重在学习研究岩石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形成探究能力。(包括3、4、5、6课)
3、土壤与植物:本单元呈现了土壤的相关概念,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让学生了解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包括7、8、9、10课)
4、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以光为主题,研究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合成及光与生活的两面性关系。(包括11、12、13、14、15、16课)
5、我们的家园——地球:单元是小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了解、探究地球的起始单元,主要侧重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概况,用“解暗箱”的科学探究方法揭示地球的奥秘。(包括17、18、19、20、21课)
6、研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教学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措施:
1、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2、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
www.dbk123.com 赛,以赛促学。5、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1、2课 第十一周:第13、14课
第二周:第3课 第十二周:第15课
第三周:第4、5课 第十三周:第16课
第四周:第6课 第十四周:第17课
第五周:研究1 第十五周:第18课
第六周:第7、8课 第十六周:第19课
第七周:第9课 第十七周:第20、21课
第八周:第10课 第十八周:复习
第九周:研究2 第十九周:复习
第十周:第11、12课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