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学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科学课要进行科学探究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都有好处,因此,我针对三年级学生特点,在讲《观察土壤》一课的时候,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
这节课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了解土壤里有什么?学生们可以根据具备的条件来进行研究。首先是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土壤,当然,形状和颜色也是不一样的,把自己准备的土壤拿到学校,小组进行分析研究:猜一猜,颜色不一样说明什么,猜想土壤里可能会有什么,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要进行仔细的观察,为了能观察到想要知道的物体,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花坛里和大树下的土壤,让大家用放大镜仔细的观察,小组在一起研究讨论发现的结果,最后,由学生自己汇报土壤里有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也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对老师的具体要求。
学生在活动中行动是积极的,有的学生把自己家里花盆里的土带到学校,还有的到野外找了一些黑色的土壤。经过观察,学生们对土壤里的成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土壤中有:水、空气、砂、黏土和腐殖质构成。这些物体的发现,是学生们经过了仔细的观察比较才得出的结论,而不是老师自己讲的,因为,学生们有了亲身的体会,所以对研究的结果印象最深,学生们对这一项活动很感兴趣,都积极参加,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小组合作研究问题,对今后的教学活动很有帮助。
经过研究讨论,大家认识了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再去比较其它的土壤里是否也具有这些成分,如果没有,应该怎样去做,经过研究,大家决定以小组为单位自制土壤肥料袋,来加深对腐殖质认识。
这节课效果较好,今后我还要加强探究式学习的研究。
,《观察土壤》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