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这一课教学在通过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观察、交流等活动,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了解骨骼的作用,认识骨的特点。
这是一节观察课,观察方法的引导比较重要。在课堂中,我指导学生对照人体骨骼全图从上到下按顺序进行观察。为强调这一点,我使用了真实的人体骨骼图,大家立刻围绕颅骨研究起来。头颅部分讨论完毕后,我又引导学生移到骨骼的胸肋部,学生当然心领神会,又围绕脊椎骨和肋骨分别展开了讨论。……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一个人体骨骼拼图游戏。通过拼图游戏,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人体各部分骨骼的结构特点和它们在人体中的位置。
如何进行拼图作品的交流和反馈呢?我采用了课堂教学中常用两种方法:一是老师制作演示教具,背后粘上磁铁,让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拼贴演示。这样做演示效果很好。二是将学生的拼图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因为实验材料袋中有相应的骨骼拼图模型,而且可以自由活动,学生操作起来方便、直观,学生掌握的效果也很好。
,《骨骼》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