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学反思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个项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个项研究报告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个项研究报告

04-03 19:11:20  浏览次数:741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学反思
标签:小学科学课教学反思,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个项研究报告,http://www.dbk123.com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个项研究报告

·一项细致的劳动可以成就美好的期望·

 

·上册  教材册数、   三   年级、   岸头小学  学校、     曹辉   教师

 

·学生、教学其他设计、教学资源等基本情况:  学生人数为36人,有专用的科学实验室与仪器室,普通实验器材较为齐全,能补充一些易耗物品。有专职的科学教师一名。兼职科学教师四名,其中一名参加了市级科学教学的专业学习。平行班两个。可进行对比实验。                                      

·教育教学具体内容:第3单元《生命之源——水》第3课神奇的水之会“团结”的水                                                           

 

·教育教学具体目标:1、观察水凝聚不散的现象,明白水的表面有张力。2、实事求是记录实验数据,并试着分析数据产生的原因3、学习使用滴管4、养成耐心完成实验的习惯                                                             

 

www.dbk123.com

·原来活动设计分析:(优劣分析) 原来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为将水滴在硬币上,看一枚硬币上可以容纳多少滴水,同时观察到水在硬币表面形成一一个孤状表面,认识到水有表面张力这一现象,然后预测在装满水的杯子中放入多少回形针水会从杯子中溢出来。根据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两次预测的结果与事实都有比较大的差距,因为第一次往硬币上加水可以说学生在没有任何可参照的情况下,几乎都只敢猜测很少的水滴,而第二次变成了回形针,与第一次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难以进行科学预测。而且回形针的使用也有问题,用完后即使晾干也易生锈,用烘干的办法也不是一会儿就可以完成的,所用回形针数量之多是许多第一次教这节课的教师难以报把握的。一杯水需要200多枚回形针,10个小组要2000多枚。准备时负担较大。造成了活动不易普及。                                                            

 

·自我设计思路与过程(  会“团结”的水的   探究活动的设计)  为了完成好会“团结”的水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对活动的内容做了这样的调节,第一部分的往硬币上滴水保持不变,利用这个实验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小小的硬币表面能容纳许多的水,预测与实际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对水的团结产生具体直观的印象,这样的反差使学生认识到水的“团结”同时为下一次成功预测打下较好的基础。第二次与之相关的实验则是往杯子中加水,面积变大了,可以加的水也多了,多多少呢?将学生引向面积大了,可以加的水滴自然多了,多多少呢?至少可以往成倍增加上考虑。这样猜测便有了根据,而不是无目的的乱猜上一气。这样的安排使用的器材也相应地减少了一些。学生完成实验后如实地记录下数据。在实验的过程中达到预测数字时,一般水还不会溢出杯面,这时可以让学生停一下,观察这时杯子中水的表面,这时水的表面已经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孤形的。在这个时候得出结论:水的表面高出容器,但水却没有散开来,这是因为水的表面有一种力,我们把这种力称之为“水的表面张力”。这一种力的特征是,水的表面凝聚在一起,不会轻易地分开。当然,这种力量不是无限地,它很弱小,一些小小的力量就可以把它打败。我们可以继续往杯子里加水,不久你们就可以看到水的表面张力因为水过多而无法凝聚住水的现象。学生继续完成实验,记录下数据。(因为往杯子里滴水要很多水,一节课上要花费的时间很多,所以很多听完这节课的老师建议杯子可以小点儿,我认为这很有必要,如果杯子口只有硬币的2到3倍,所花的时间将很大程度上得到节约。在实验过后,我发现有一种纸杯子比较好,可以用它的底部做第二次实验,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底部够小,另一方面是因为用底部可以只用极少量的水就可以了,可以保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另外根据实验的实际操作之后,我想将一些水的表面张力能体现出来的实验加入到其中。其方法是将一分,两分的硬币,利用水的表面张力让它浮在水面上。这与水蜘蛛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在水上爬行是一样的道理,只是这样动手让学生做一下,效果也许会更显著。最后,课堂中我还想加入一个对比实验,用的是水可以在荷叶上滑动的现象:水可以在荷叶上凝聚成小水珠,那么其它的液体能不能这样呢?比如说食用油。结论可能是油也有表面张力,但是它的张力没有水的大。(这是根据水银的表面张力很大,所以认为密度大的液体表面张力也大这一现象猜测的,没有实际例证。)最后,因为这样设计,所用时间将会不可避免要占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所以这将成为单独的一课时。但纵观三年级上册,这样的利于学生分组实验的好内容只有这一单元,也利于学生形成很多的科学素养,所以认为多占用一些课时是有必要的。                     

[1] [2]  下一页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个项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