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科学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 《折形状》教学实录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 《折形状》教学实录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 《折形状》教学实录

04-03 18:58:22  浏览次数:752次  栏目: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标签:三年级科学教学案例,科学课教学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 《折形状》教学实录,http://www.dbk123.com

生:牢固。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四个蛋壳,你认为它的承受力有多大?

生:能顶三十本字典。

生:能顶四十本字典。

师:我们来试试。

(演示蛋壳的承受力,学生活跃异常。)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用?

生:拱桥,屋顶等。

师:我们来看一些建筑物体的图片。想想它们为什么这样设计?

(播放古今中外的建筑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赏。)

四、总结全课

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知道什么?

生: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使物体承受更大的力。

师:课后同学们注意观察我们周围的各种各样物体,看看哪些地方运用了我们所学的科学知识?

课后短评:

这是一节市级精品课的参评课,执教者是新工房小学的吴继革老师。吴继革老师在教这节课时间是6月7日,《折形状》(苏教版)一课早已被任课教师上过了,再上这节课会令人担心:一是担心学生上过了而不听,纪律难以维持;二是担心教师没有更多的内容可教而致教学无法进行。带着审视和怀疑的态度,我认真地听了这节课,结果却令人刮目相看,感到效果非常好。

其一,教师善教,学生乐学。

教师在教学中,循循善诱,环环紧扣,稳步推进,没有什么罗嗦的语言,没有什么无效教学环节。

全体学生并不因为已学过,产生厌学情绪,而是学习精力集中,参与面广,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言,积极参与动手实验,认真记录实验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因为有以往的课作基础,发言和实验的质量很高,学习的效果很好。

其二,一节真正的科学课。

科学课并不是要教师讲得好,而是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向学生证实事物的本质属性,让学生心服口服才是。

本节课,教师利用短暂的40分钟,引导学生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角形纸筒、四边形纸筒、六边形纸筒、圆柱形纸筒进行研究,看哪种承受力最大?在研究的过程中,从学生的猜测到实验的结果,教师始终不置可否,让事实说话,学生从最终的统计数据得出的结论中,得到了他们所要学的东西,起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教师到此并未结束,而是进一步总结 推演出规律:边数越多,支撑力越大,圆形是边数的最大化,所以它支撑力最大。

其三,大众化的过程

有的作课的,动辄运用了一大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什么录象光盘放了一节又一节,动画演了一节又一节,搞得轰轰烈烈,花花绿绿,其实有许多是多余的,并不实用,只能说是搞花架子。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是不要,而是要运用恰当。本节课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运用得恰到好处,没有那些繁文缛节。从全课看,过程简洁明了,朴素而易操作,大众化。

 

上一页  [1] [2]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 《折形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