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04-02 15:39:30  浏览次数:872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http://www.dbk123.com

小学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培训的理念: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

但会留下我们合作探索的足迹,

差异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思想碰撞点燃智慧的火花。培训的追求:

我需要。。。。。。

我想要。。。。。。

我能够。。。。。。

我将这样做。。。。。。

小学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应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师都是想按新的理念来实践教学的,没有人愿意做改革的绊脚石。现在使我们教师感到困惑的是缺少办法,教师希望能更多的地知道应该怎么做的办法。这使我联想到孩提时代有一种读物: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没有讲多深奥的道理,通过图画的对比,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种材料,通过一些具体案例的比较,说明一些道理,让教师具体的领悟到怎样做会更好,更能符合新的理念,那么我们的理念不也就变成了现实吗?因此,此次汇报我想用具体的案例来解决我的困惑及对策,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一、创设情景的极端化

     现在开课老师们都知道创设情境,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问题,使教学情境极端化:1、过分注重“生活原型”;2、情境与教学内容的本质性缺乏相关性;3、仅把教学情境作摆设,情境教学浅尝辄止;4、情境教学热闹无效。

具体事例与对策

1、过分注重“生活原型”

    我在执教“利息的计算”一课时,课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过年了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原意是想通过这一问题来引出压岁钱,然后通过将压岁钱存入银行得到利息而展开利息,可偏偏学生不往这个点上靠,尽说些喜欢“放鞭炮”“走亲戚”“玩得痛快”之类的事,急的我满头大汗,最后不得不自己说“老师小时侯过年最喜欢的是得到压岁钱。”这时,时间已过去5,6分钟了,对于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可算是不小的损失。我知道,“生活原型”的引入不能当作一种时髦,提供教学内容的原型应讲究方法和策略。如果改为教师直接说“过年了,作为小孩子,长辈们都会给你压岁钱,这些钱你们是怎样处理的?”如此一问,干净利落自然会引出将压岁钱存入银行这一行为,课堂教学也得以顺利展开,何乐而不为?(例子:整理房间,犹抱琵琶半遮面)

2、情境与教学内容的本质性缺乏相关性

     在教学“倒数”一课时,先举了几个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是可以倒过来的,比如,人可以手倒立,杯子可以倒过来放在桌子上,,,,,,,,,,还有一些东西倒过来后变了样,比如一张人的笑脸图,倒过来变成了哭脸像(出示并做示范)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一些吗?”于是学生举了很多例子,比如扫地时把椅子倒过来放在桌子上等等,这时,出示课题,“猜猜看,倒数是什么?”由于受前面数的影响,许多学生都说是将数倒过来,接着我说“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举出1 倒过来是1,8倒过来是8,9倒过来是6,,,如此引入,学生兴趣很高,但与教学内容的本质缺乏相关性,片面的在“倒”字上下工夫。教材对倒数的定义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改为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倒”字,让学生可以口述也可以比画对“倒”字的理解,(不能太多)再转入出示几组分数观察让学生自主探究(事例;倒数)。

3、仅把教学情境作摆设,情境教学浅尝辄止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时。

片断一:

师:有一次上体育课,黄老师拿来了9个篮球,要分给10个男同学,5个女同学,怎么分配合理?

生:男同学分6个,女同学分3个。

师: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按比例分配。(出示课题,教师接着按部就班讲解例题)

片断二:;

师: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

师:二年级一班体育黄老师要把24个篮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你们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生1:男同学12个,女同学12个。

生2:我也是男同学12个,女同学12个。

师:大家一样多,这种分法我们称之为“平均分”,大家有意见吗?(没有学生表示有意见)

师:二年级一班男同学有意见。因为二年级一班有30名男生,女同学18名。知道为什么吗?

www.dbk123.com >生1:怎样不太合理。因为男生人数多,但他们也只分到12个,所以他们有意见。

生2:我也认为这样不太合理,应该按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来分,人数多的多分一点,

人数少的少分一点。

师:我也赞同大家的意见,这里按人数的多少,也就是按人数的比来分比较合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按比例分配。

4、情境教学热闹无效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一课的二次情景创设。

片段一:

师:大家喜欢联欢会吗?(学生说喜欢)我告诉你们,今天小博士班的同学们也要开联欢会了,我们也去参加好吗?(多媒体展示p62,例2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位老师和5 位同学;有两位主持人,正笑眯眯地跟同学们说话:桌上放着一整箱矿泉水,还有9瓶矿泉水。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好,那如果你市联欢会的主持人,此时此刻你会想什么呢?

生:我会想这矿泉水一共有多少瓶?我会想怎么把矿泉水发给同学们?我想老师平时最辛苦,应该给老师发2瓶,,,,,,,,

师:你们想的这些究竟是不是这里的主持人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展示女主持人思考的问题:咱们班有33人,每人1瓶够吗?

师:你认为够吗?说说你的理由。生:我认为够了,因为他们班有33人,要有33瓶矿泉水就够了,一整箱是24瓶,桌上一排有6瓶 ,这就是30瓶,再加上后一排放着的3瓶刚好是33瓶。

师: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位男主持人在想什么呢?多媒体展示男主持人的思考过程:师将24+9=的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再引入探究算法的教学。

片段二:

师:小朋友,上周2、1班的小朋友开了一场联欢会,张老师也参加了。我把他们联欢会的1张照片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停5—6秒)

师:小主持人准备给大家发矿泉水,他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咱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师:请你们估计一下:每人1瓶够不够分?说说你的理由。

生:不够,因为,,,,,,生:够,因为,,,,,,

师:要准确的知道够不够,也就是要知道有多少瓶矿泉水,你们能列一个算式吗?学生列出算式24+9=?(从而引入探究算法的教学)

反思:片段一中的引入,有必要让学生说出“看到什么”吗?在这里看似放开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观察,发现,打开了学生的口,让他们去说,显得热闹,可又有多大的价值?他对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又有多大的价值?片段二,当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整体感知后,不再让学生说“看到了什么”而是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观察,讨论和交流,这样为后面探讨算法多样化提供了足够思维空间和时间。作到主次分明,是情景图在教学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 ◆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有效学教学情境的标准 *有效学教学情境要有真实性。*有效教学情境要紧扣所教的数学知识                                                            *有效教学情境要有“发展性”。 *有效教学情境要有“吸引力”。

“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

“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

“发展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

“吸引力”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

   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的需要的“真”情境。(举例,名师上课的情境创设)

[1] [2] [3] [4] [5]  下一页

,小学数学教学的困惑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