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04-02 15:14:45  浏览次数:648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http://www.dbk123.com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一种内部的动力来达到学习目的。这种内动力就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只有小学生有了这种学习数学的欲望时,才能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现代教学观追求"自主探索,发展学习"的理念。如何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素养,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实践和感受,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运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使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这些重任就落在我们教师身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下面借助《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进行实践、尝试,

从课堂教学实践看,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得自主,学得快乐,并学有所获。不但能做到较好的掌握课本知识,还能做到灵活的运用迁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新知,既训练了思维又培养了能力。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悦,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截取学生所熟悉的比较物体大小引入,让学生感知比较物体大小,其实是在比较他们的体积大小。

出示CD盒和药盒让学生进行比较大小,有的学生说CD盒大,有的学生说药盒大,意见发生了分歧,究竟谁大呢?学生很想知道。"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比较出大小?"于是,学生兴趣很浓,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但教材是外在的,教师系统了解教材的体系后,结合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加工或补充。基于这一认识,对这节课的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处理。教师首先让学生比较物体的大小,自然地引申到是在比较物体的体积,使学生充分理解体积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求长方体药盒的体积,通过动手操作,把求长方体的体积转化成了求小正方体的个数,学生兴趣很浓,而且,把问题简单化了,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悟出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由于有了前面求长方体体积公式的体验,再加上学生已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学生很容易就把这种方法迁移和转化到求正方体体积计算上来。于是,教师把第二课时求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内容提了上来。这样使教和学更有系统性,学生更有成功感。

    3.重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练习除了围绕重点设计基本练习巩固新知外,还设计了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及实践能力的练习题。如:测量药盒和CD盒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布置:自己找一个或两个正方体、长方体物体,测量计算它的体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培养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4.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大纲(修订版)》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门把"重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论述,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在自主创新性学习体系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新型的师生关系则是平等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关系。教师"蹲下来与学生交流",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探索。

总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