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04-02 00:29:36  浏览次数:691次  栏目: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http://www.dbk123.com

⑴例1。(P63页) (不进位的乘法。)  

①呈现一幅妈妈给小红买书的情境图,并引出解决“一共要付多少钱?”问题的算式:24×12,把乘法计算的教学置入具体情境之中。  

②图下面,呈现给学生不同的方法。教材借助“小红这样算”的竖式,突出笔算乘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并由小精灵明明询问:“你喜欢哪种方法?”  

③教学时,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清楚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⑵例2。(P65页)(进位的乘法。)  

①呈现给学生下围棋的情境图:有两个小朋友下围棋,运用旁边小朋友思考的方式显示“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的问题,由小精灵聪聪告诉大家“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各19道线交叉组成。”并显示算式:19×19=__。  

②接着,教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呈现给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19×19的笔算过程,了解进位的方法。  

③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评议时,注意强化不同方法的计算过程,促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对于用竖式计算的评议,突出进位的过程,帮助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把处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问题的技能,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中。  

第六单元 面积  

一、教学目标(见参考112页)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义务教材: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课标教材: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具体教学  

1.面积和面积单位。(P71页)  

从整体上看,其顺序是:认识面积→引进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与相应面积单位的比较。  

⑴主题图。(P70页)  

这是一幅教室场景图,图中提供了许多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习信息。如:墙上的黑板和电视机屏幕,它们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加以区别;教室内,同学们都在进行操作活动,有的采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课本与练习本封面的大小,有的在长方形上摆圆片或三角形片,有的把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大拇指上与指甲比大小,有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课桌面的面积。另有两个同学正在布置墙报。这样,在实际生活背景下呈现有关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加以理解。  

⑵面积的概念。(P71页)  

①从比较物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引入面积的概念。  

看一看,黑板和屏幕,哪个大?  

比一比,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大?  

猜一猜,两个长方形,哪个大?  

在此基础上,引入关于面积概念的描述。  

②从中还自然地引出两种直接比较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大小的方法,一是观察比较,二是重叠比较。此外,还有间接比较的方法,即用某种统一的图形作为标准,在被比较的平面部分内进行拼摆,数一数,各有几个这样的图形。这一安排,为引入面积单位作了铺垫。  

⑶面积单位。(P73页)  

①教材创设了一个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大小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首先,这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和重叠的方法都难以比较出大小。造成认知冲突,诱导学生用别的方法试一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  

接着,在这过程中引发质疑:作为比较标准的图形,形状不同行不行?大小不同行不行?从而得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最后,进一步再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②介绍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规定,并通过多种活动:“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试一试,1平方米的正方形能站下几个同学?”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⑷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对比。(P74页)  

教学时,除了强调两种单位的区别,也应提醒学生注意它们的联系。如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等。区分了两种单位的含义、图形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加以区别,即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时候使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使用面积单位。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P77页)  

⑴例2。(P77页)(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思路是:实验→猜想→验证→概括。  

①第(1)小题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方格或摆面积单位,采用计数或计算的方法得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从中形成猜想:“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  

②第(2)小题采用列表的形式,引导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并填表。然后,启发学生在一系列验证的基础上,概括出结论,即得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⑵例3。(P78页)(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应用。)  

例3是一道实际问题,直接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能解决。  

配合例3的做一做,是求课本封面的面积。可以让学生先独立估计封面的面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估计的。最后通过测量和计算,看谁估计的比较准确。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公顷、平方千米。(P82页)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⑴例4。(P82页)  

①教材采用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②采用1:1的比例画出了1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并在正方形内用虚线画出了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学生自己依次类推。  

⑵公顷、平方千米。(P84页)  

让学生感受体育场的广阔面积。以此感性认识为基础,说明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介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具体规定。考虑到学生尚末学习100×100、1000×1000等计算,所以平方千米、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不要求学生推算。为了帮助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教材还采用“你知道吗?”的形式告诉学生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140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⑶关于练习二十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9题应提醒学生先想象,再解答。对于空间观念发展比较差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用长方形学具拼一拼,再做解答。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见参考130页)  

二、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  

三、具体教学  

1. 认识小数。(P88页)  

⑴小数的认识与读法。  

①呈现了食品商店的一角,货架上有三种食品及其单价。图下留空的表格,让学生填写每种单价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数”和“小数点”。然后由聪聪提出两个问题:你会读小数吗?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数,并尝试读出。  

②教学时,可让学生看图试着说出三种商品的价格。学生可能读作几元几角几分,也可能采用小数的读法。教师可采用互教互学的方法,让其他同学跟着学习小数的读法。  

2. ⑵例1。(P89页)(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