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http://www.dbk123.com
1、学生根据想象,创造,组合成立体的迷宫。
2、培养学生设计立体造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迷宫的制作原理。
2、纸条的粘贴。
教具学具:废旧的硬纸盒、硬纸片、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同学们看老师拿来的这种游戏你们玩过吗?我们今天试着自己制作一款游戏,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来玩好不好?
2、了解迷宫的制作原理。
二、发展阶段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硬纸片剪成各种长短不一的长条形,采用粘贴的方法,制作一个纸立体迷宫,也可以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迷宫。
2、制作迷宫的外形时,要求学生所选择图形的外形应以简洁为主。
三、课后拓展
1、可用较大的纸箱设计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纸立体迷宫作品,展示。
2、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外形独特的纸立体迷作品,并用水粉或炳烯颜料,将其涂上颜色。
第十七课课题: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2、利用不同的工具绘画。
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画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造型知识内容。
2、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利用笔刷工具创作的电脑装饰画作品。
二、发展阶段
1、学习此课要涉及的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掌握笔刷工具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的设置方法。
2、让学生选用笔刷工具,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通过想象和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画面场景。
3、利用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画图工具和方法,对形象进行一些变形操作,对作品进行画面处理,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
2、作业完成后让学生通过教室网络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三、收拾和整理: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的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练的掌握WINDOWS画图程序的绘画技能。
第十八课课题:会游的玩具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游的简易玩具并画出设计草图。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会游的玩具的运动原理。
2、设计制作。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能在水上漂的废弃物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展示一些会游的玩具的示范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2、学生思考为什么示范的玩具能够在水中游动的原理。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一些会游的玩具的设计草图,说明它们的设计思路,教会学生怎样进行能够设计和画设计草图。
2、让学生分组商讨各种会游的玩具的设计思路,制作方法和对制作材料的不同要求,如何根据需要选取相应的材料。
3、鼓励学生通过想象与构思,画出设计草图并制作出一个会在水中游动的小玩具,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对玩具进行装饰美化。
4、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力争设计制作出与别人不同的玩具。
5、作业完成后让学生互相评价,欣赏,分小组将玩具放在水中游动,比比谁的玩具设计和制作的好。
三、收拾整理
指导学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四,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去寻找更多会游的玩具,搞清玩具为什么会游的道理。
第十九课课题:光的魅力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泡沫塑料,木
www.dbk123.com
材等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人造光源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3、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作品展示等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创作展示活动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设计制作。
教具学具:相关图片与资料、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工具与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导入课题,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强光影效果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查阅各种资料,探讨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2、总结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3、学生分头设计方案,与组内学生谈论改进方案,并按方案制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台布置。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欣赏。
三、收拾和整理: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的设计制作更好的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实践,不断提高美术的应用能力。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光影艺术。
第二十课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搜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资料并欣赏。
2、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
教具学具:图片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1)地理位置;(2)发现时间;(3)规模。
2、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
其主要政绩:
(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二、发展阶段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
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
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
C、战马、兵器。
(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
(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
A、发式;B、胡须;C、脸部表情;D、姿势;E、装束;F、陶马
三、探索评价
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
2、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3、[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四、课后拓展
1、说一说:你还想知道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
2、有待探讨的问题:
(1)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
(2)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
上一页 [1] [2] [3] [4]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