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心理健康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索

04-07 01:07:06  浏览次数:621次  栏目:小学心理健康教案
标签:心理健康教案,小学心理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索,http://www.dbk123.com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索
    保尔曾说:“身体的残废是痛苦的,但更痛苦的是心灵的残废。”随着科技信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小学生会遇到许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都可能造成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挫折。如果这些困难和挫折未得到及时的疏导,时间一长,往往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布心小学在长期的育人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障碍、厌学、逆反、打架斗殴甚至出现过及行为,并不简单地属于品行问题,而更多的是由于他们年少情绪波动、心理焦躁等原因引起的。当出现这些不良心理倾向时,仅仅依靠说理教育、批评纠正等方式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成为当前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课题。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了如下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教育尤重要、教师是根本。
学校教育是靠教师在施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情绪、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直接作用于学生,教育尤重要、教师是根本。因此,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保证。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业余时间认真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并作读书笔记,以此不断提升教师的自身心理素质及既教书又育人,培养文明健康有社会公德的小公民责任意识及教育能力。
二、育人先正己,教师身为先。
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和塑造人,使其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教师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道德行为上雕塑学生,使其日臻完美。教师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除了严格的要求,更多的是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影响中;除了严格的要求,更多的是教师自身的言行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教师自身具有大公无私,忘我工作,工作认真踏实,工作中团结协作等特点,在学生灵魂上会投下无形的力量,学生在成长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种优良品质。
  三、尊重学生人格,符合教育规律。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尊重学生人格尤为重要。尊重学生人格,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是导者,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是学者,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教师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是否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学生这个主体主动地接受教育,教师的主导功能才能实现。尊重学生人格,本身就是把学生当作人看待而不是看作一台接受教育的机器,就是重视学生的主体,重视其可能主动接受教育者的施教,尊重学生人格即是给其应有的做人的尊严。
  尊重学生人格,就是少一点训斥,多一些平等。过去,面对差的学生经常听到是指责和训斥,动辄在全体学生面前批评,用集体的威力来强迫学生认错改正错误,丢掉了学生自信与自化。而现在我们将训斥改变为和风细雨,以鼓励、引导为手段,化解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事实说明,只要我们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多给学生一点爱,少训斥学生,学生是愿意接受教育的。那么,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四、以人为本,营造“爱”的和谐氛围。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因素之一。宽松、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学校很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让学生体验到来自校园、班级、教师、同学之间的关心和爱护。在学校、在班级每一处校园文化都强调以人为本;每一位教师都力求做到微笑面对学生,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宽容对待学生的过错,用爱去滋润学生那块干田,同时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忽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事。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是鼓励,感到的是爱,得到的是信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这就是学校为他们能够提供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五、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发展性教育,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每一个
方面。任课教师以自己学科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身上的情绪变化,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文媛君老师发现在六年级学生中,普遍缺乏自信心。因此,就研究学生的需求,以激发学生内因作用,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寻找闪光点》的主题实际活动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寻找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来增强自信心,调动学生投入实验,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缩影之一。
    六、关注学生成长环境,把教育延伸到家庭。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许多家长片面注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健康心理发展,从而导致儿童人性的变异及性格的扭曲。为此,我们有意识地把教育延伸到了家庭,做了如下工作:
1、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改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2、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先决条件
  目前,由于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这从客观上造成了家庭和教师一味地为追求高分而不择手段,父母的望子成龙心及恨铁不成钢的这种“关爱”使孩子们不堪重负而走上极端,这种过分的“关爱”,不仅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它潜伏的危害性比显性的危害更可怕。给孩子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先决条件。
3、联合社会力量,开设了家校E平台,让家长及时、快捷、准确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
4、关心困难家庭子女,学校减免学杂费、校服费、社会实践费用,并成立家庭互助,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让“爱”得到平衡,让爱撒满校园。
当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只要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总之,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预防和矫正不良品德的主要阵地。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搞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使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做人,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一目的,将永远激励我们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为孩子营造出一片“爱”的天空,让他们从这里展翅翱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索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