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幼教文章幼儿园常用资料幼儿园专题研究善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善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善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11-19 21:59:43  浏览次数:823次  栏目:幼儿园专题研究
标签:幼儿园课题研究,幼儿园教学研究制度, 善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http://www.dbk123.com
施玮

摘要: 英国心理学家韩普瑞说: “人类心智最具创造的运用是有效的交往维系人类社会.很多人由于富有远见和善解人意,能够考虑自己行动的结果,预测他人的行为,确定可能的得失,因而能成功地处理周的各种人际问题.”婴幼儿只有在与人交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发展其心理能力和社会性,为其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关键词: 社会交往能力 冲突 幼儿

一. 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冲突,就是指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反对或一方阻止另一方企图的比较自觉的行为,它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互动形态。在我们实际教育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幼儿常常与同伴发生冲突,并伴随着打人等不良行为,不太受同伴的欢迎,有的幼儿不爱说话,很少与同伴交流,同样也受到同伴的冷落,而有的幼儿则比较随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较受同伴欢迎。

在幼儿园里,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与家长所期待的.但事实上,幼儿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教师也怕会给自己工作带来不便,为了息事宁人,教师(家长)主动介入其中,成为评判是非的法官,让幼儿被动地受处理受教育,逐渐丧失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其实,在冲突发生过程中,如果我们相信幼儿的能力,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解决冲突,而教师只作为一名引导者适时介入,不仅可以平息冲突,而且也可以促进社会交往能力, 道德判断能力等一系列与社会性相关的因素的发展.那么,作为教师(家长),应该如何让冲突成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种动力呢?

二. 调查方法与内容

1、 观察法:记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冲突行为

2、 访谈法:访问教师(家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同伴的交往关系
不错的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幼儿同伴冲突的形式

1、 口角

星期一的早上来园,孩子们在谈论双休日的生活。这时,毛毛说 :“昨天我爸爸带我去动物园玩,有好多的动物;遥遥说:“我爸爸也带我去动物园玩了,我也看见了好多动物;毛毛又说:“你说谎,我怎么没有看到你呀?”遥遥着急地说:“我没有说谎,你才说谎呢。”于是,两人便争吵起来。

2、 争抢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开始开心的玩起来。可是过了一会儿,玩积木的角落开始不安静起来:杰杰想玩旭旭的积木,可是杰杰还想玩,于是旭旭与杰杰协商,但是没有成功。这时气急败坏的旭旭一把将杰杰的积木全给推倒在地,这下可惹怒了杰杰,于是两人便扭打成一团。

(二) 幼儿同伴冲突的产生原因

1、环境因素: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生活在一个绝对“爱心”的世界里,大人对孩子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孩子对于大人对他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呢?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自然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

2、孩子的年龄因素:

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他的年龄特点,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很低,而且幼儿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但又由于生活经验很缺乏,所以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识常常脱节,缺乏合作意识,易于与他人发生冲突。表现在活动中一旦与人发生纠纷时就动手打人,而且不愿意承认错误。

3、幼儿的个体差异因素:

幼儿由于遗传素质、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不同,神经类型、气质和性格也会千差万别。如有的孩子脾气温顺文静;有的孩子脾气急躁好动;有的孩子胆小懦弱不善交往;也有的孩子豪爽大方热心过头等第。在集体生活中有的孩子就表现出很受欢迎,而有的孩子则常受到别人的冷落。例如在班级中有一次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性格懦弱的小雨和外向霸道的强强在阅读区一起看书,过了一会强强哭着向我告状,说小雨打他了,我很惊讶,平时小雨是个善良懦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了也不敢告诉老师,今天居然动手打人?我和强强一起来到小雨那儿,小雨一脸惊恐的望着我,我连忙叫他不要怕,把事情一了解,是强强去抢小雨没看完的书,小雨不肯,强强把小雨心爱的书撕坏了,还放在脚下踩了几脚。于是老实的小雨发怒了,冲上前去打了强强,还打得挺重的,一向横行惯了的强强急了,吃了亏的他来到老师身边告状。我看了看小雨,一字一句的对强强说“是你不对,是你不讲道理,把小雨的书撕坏了,所以小雨会打你。”我想我这样做是为了使强强今后的霸气有所收敛,但愿以后的小雨能变得坚强自信一点。过后我对小雨说老师不是鼓励你打人,但对不讲道理的人你也必须学会反抗,不能一味的退让。在处理幼儿间的冲突时老师要强调因人而异,这也体现了新《纲要》的精神,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
不错的(三) 幼儿与同伴冲突的结果

1、 教师简单处理、息事宁人

在幼儿园中,教师因为工作繁忙,对幼儿之间发生冲突的真正根源很少有精力再去顾及. 当发现幼儿有冲突时,往往是严厉的批评孩子,很少细心的帮助幼儿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只采取简单的制止方式――“敷衍了事”。殊不知这样的 “轻易定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冲突,减少幼儿的冲突行为,反而让幼儿觉得“不过如此”,长期以来幼儿逐渐会产生依赖性。冲突应该是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润滑剂,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就会把冲突演变成阻碍幼儿交往的外在压力,严重影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 幼儿自我解决、受益颇多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任何人不能代替他们成长。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是成长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也是孩子适应社会所必须的,所以不必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比什么办法都好。同时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模式,有自己解决冲突的方式,有他们的是非标准。让他们自己解决冲突,比起大人抽象的说理,是更有说服力的教育。幼儿在自己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这对他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益处;幼儿自己解决冲突不仅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而且也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交往的概念,为幼儿以后的社会交往奠定基础。

四. 建议

(一)、教师应如何做

1、 教师应理解冲突的真正心理根源。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产生冲突的真正根源是我们每个人皆存在的“自我中心”。这个痼疾在幼儿期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会影响幼儿以后的成长。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自我中心”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对幼儿更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2、 教给幼儿与人交往所需要的语言和技巧。

入园前,孩子生活在由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组成的成人世界中,这些人对孩子往往给予莫大的关心和“谦让”,让孩子不认识自我,当孩子入园后,将与成人交往的准则迁移到同伴时,立刻发生矛盾。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适应群体生活,学习与同伴交往的规则及与他人交往所需要的语言和技巧。

3、 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自己解决冲突的机会。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既不显示也没有必要,而且也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削了他们交往的宝贵机会。给幼儿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不仅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利于幼儿其他方面社会性能力的提高。
不错的(二)、家长应该怎样做

1、 教会幼儿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方式,学会为别人着想。

爸爸、妈妈应该教育幼儿在活动时对同伴有礼貌,要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对大家喜欢的玩具不争不抢,可以让别人玩一会儿,自己玩一会儿,大家轮流玩。这样,可以使幼儿遇事能够想到别人,知道有了同伴,才能玩得愉快。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幼儿活动。

游戏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可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如让幼儿跟邻居的同伴玩“娃娃家”游戏,幼儿可以做娃娃的爸爸、妈妈,在游戏中履行爸爸或妈妈的义务。幼儿从一个人发展到与同伴共同游戏,也就发展了交往能力。

[1] [2]  下一页

,善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善用同伴冲突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