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是学生知识的扩展和丰富,它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掌握的学习方法去实践应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为此,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拓宽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数量,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要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自学能力,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必要的读书方法。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供目录:古今中外的名著,课本中的范文,门类众多的报刊、杂志都是阅读的材料,但并不是面对“书山”、“书海”乱读一通,而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读。结合教材选读。如:课内学习一篇《童话》,课外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或几篇《童话》;课内指导学生学习一篇或一组写景的文章,课外指导学生阅读其它相关作品;课内指导学生学习一首古诗,课外可指导学生几首古诗;课内指导学生学习某部作品的部分,课外可指导学生阅读全部作品。
(2)读前指导:初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对课文最直接的、初步的印象。精读--把握课文重难点,理解重点字、词、句。诵读--体会文章感情,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吟诵,揣摩停顿、节奏、语势、语调等,读出抑、扬、顿、挫来,在大脑中展现出生动的画面,与作者产生共鸣。
(3)读中指导。
a.读。默读、轻声读、诵读都要有一定速度。
b.注符号。它是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如:生词用符号“--”表示,重点词用符号“··”表示,重点句用一条曲线表示,重点段用大括号符号表示等。
c.质疑。质疑是学生学习中思维训练的一种基本方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提出问题,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d.正确使用具书。
(4)读后交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但不等于学生就能自觉地、主动地阅读,搜集、整理知识,而更应加强正确引导和兴趣培养,逐渐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可以通过讲故事比赛、背诵诗文比赛、读书笔记展示比赛、手抄报比赛、习作比赛等活动,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比赛的过程中互相评价、学习,训练口语交际,达到知识相互传递的效果,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五年级阅读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