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大树的故事》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权、树叶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学习材料: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利用课件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
三、探究式学习活动
1、欣赏各种姿态的树(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树1)
提问:比较树在生长方向、色彩和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你还知道其它种类的大树吗?
2、树的结构
提问: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树的结构图2。
3、编大树的故事
(1)利用课件讲两个关于大树的故事3。
(2)根据课件图片4编一个大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进行想象。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
提问:树上、树下、树洞里可能有什么故事?
4、对比作品(课件出示:教师根据课件内容提问5)
提问:分别画的是大树的那一部分?
你想画大树的那一部分?
这两棵树那一棵姿态美?
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你喜欢那种?为什么?
5、根据课件中小朋友的作品6,猜一猜画的是什么故事吗?
四、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布置自评、互评。
五、小结:总结本节课作业情况。课件展示其他同学及画家7画的“大树的故事” 的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进一 步大胆表现。
提问:通过这节深你对大树有什么新的认识?今后应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