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音乐教学论文小学音乐探究课探究什么
小学音乐探究课探究什么

小学音乐探究课探究什么

04-08 14:34:38  浏览次数:684次  栏目: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标签:音乐教学艺术论文,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探究课探究什么,http://www.dbk123.com
“探究”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即探索、追究。探究课,就是让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对知识的来源、应用、及创新等问题进行探索、追究,并得出结论的一种课型。学生通过探究,逐步掌握一系列的探究方法,培养善于质疑、热爱钻研的学习品质。这种学习过程也是开阔视野、培养毅力、促进协作的过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有利,使他们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认为,各门学科都可适当运用探究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该学科领域的探索之路,教会学生寻求答案的方法……音乐学科也是如此。
    着眼小学阶段的音乐探究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
一、探究音乐作品的来源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产生,都有其主管和客观上的原因,甚至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如,钢琴曲《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贺绿汀先生于1934年创作的。当时有一位名为亚历山大·齐尔品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来我国旅行演出,出于对中国音乐的热爱与尊重,在上海举办了一个“征求有中国风味钢琴曲”的中国钢琴作品比赛。当时的贺绿汀正在上海国立音专(现上海音乐学院)读书,他利用暑假期间创作了《牧童短笛》、《摇篮曲》和《思往日》三首钢琴曲参加应征,结果《牧童短笛》获一等奖,《摇篮曲》获二等奖。此后,齐尔品带着《牧童短笛》到世界各地演出,并第一次在日本出版了乐谱,使我国第一首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曲逐渐得到了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我国钢琴文献中的精品。
又如,关于舒伯特创作《音乐瞬间》的传说:有一天,舒伯特到他的朋友家里拜访,随手拿起一份手抄的乐谱,在琴上弹奏。弹完以后,惊讶地说:“多么优美的乐曲!这是谁写的?”他的朋友不禁大笑说:“这首曲子就是你自己创作的,难道你忘了吗?” 随后他才知道这其实正是这位朋友记下的他本人即兴弹奏过的作品。
假如学生能够探知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就可能将自己置身于作曲(词)家所处的时代,兴趣十足地投入到作品中,为进一步体验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音乐作品的情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记》)。每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正如柏拉图所说:“音乐的学习比其它的学习是更为有利的一种手段。因为节奏和曲调会渗透到灵魂里面去,并在那里深深扎根,使灵魂变得优美。”
在不同民族之间,文学作品的交流需要以翻译作为中介,没有翻译,不懂外文的人就无法领会到外国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音乐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区不需要翻译,也不能翻译。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无须译成中国音乐,中国的《春江花月夜》也不必译成德国音乐。因此教师应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体会和抒发音乐的情感。 
三、探究音乐作品的风格
音乐作品的风格受到内容、时代、民族、国家、地区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西欧古典乐派时期音乐风格是:精致优美、强调形式、侧重克制,而不像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突出个人的情感表现。又如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运用了民间曲艺京韵大鼓的音调,北京地方话的吐字与声调处理,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阔别多年的海外游子回到故乡背景后的寻根之情。全曲京味十足、朗朗上口,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探究各种音乐作品的风格,就是在感受某一时代、某一国家、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的人民的生活习性、思想风貌,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加强音乐与历史、地理、自然等学科的横向联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探究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
音色是构成音乐作品的声音的特有色调。如男声与女声、男高音与男低音的音色不相同;吹管乐器中,铜管的音色与木管的不相同等等。
正因为存在着不同人的不同音色和各种乐器的不同音色,才使音乐艺术有了色调方面极其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段。作曲家可以利用音色手段去模拟状写电闪雷鸣,海涛澎湃,松林怒吼,禽鸟鸣叫,和风徐吹,车轮滚滚,战马嘶鸣……
音色也是音乐的民族风格、民族特点的外在表现之一,不同的音色会让人们联想到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等等。
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感受不同音色所表现出的效果,学生一定会获得与自然音响效果截然不同的审美感受。
总之,小学阶段音乐探究课的内容,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中体验,轻技能,重审美,轻理论。使学生通过探究课的学习,提高了兴趣,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意志,促进了协作,培养了善于质疑、热爱钻研的学习品质。让探究课真正成为实用性而非“花架子”的一种课型。

,小学音乐探究课探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