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04-08 14:14:07  浏览次数:471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http://www.dbk123.com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一般数学能力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当前国内小学数学研究中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培养   创新   思维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广大教师根据学生年龄进行了以下分析,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一般是7-12 岁,数学思维的特点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它们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为此,我们根据多次的见习观察和指导老师的引导,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1.动手操作,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参与,亲自动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充分感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
如要在24平方厘米的白纸上设计12平方厘米的面积,你如何设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就设计出如上方案:
看着孩子们的种种方案,不由得又想起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学生在活动中寻找知识解释困难,先生不过站在旁边加以指点而已。”
2.激趣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浓厚的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促进剂。学生常会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讲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内容,不少学生总是掌握不好。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就组织学生做一个很有兴趣的游戏。游戏的做法是这样:预先剪好同样大小的硬纸板若干块,分别写上0、1、2、3、4、5、6、7、8、9等数字。0 的纸板应适当多写几块,另加一块画有小数点的纸板。游戏开始时,按需要每人拿一块纸板,举到头上排成横行,组成一个小数或整数,然后按口令将数扩大或缩小,于是拿一个小数点的和拿0 的学生就移动到适当位置,让全体学生读出新组成的数并判断是否正确。游戏是分组进行的,看哪个组出现错误少。学生兴趣昂然,思维活跃,对小数点的位置与小数大小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3.在学生的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爱因斯坦也说过:“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问开始的。”可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敢以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学生对老师提问;学生对学生提问;学生对教材提问的方式,有意识的激发学生“问”,激励学生想问、敢问、会问、爱问、创新问,在问中解决问题,在问中培养创新能力。
如在人教板第八册32页的第4题:学校买了足球、排球各5个,一个足球55元,一个排球42元,买足球比排球多用多少元?学生很快用两种解法列出算式:
55×5-42×5=                (55-42)×5=
在此基础上,老师用红粉笔把“足球、排球各5个”标出,并提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于是就有部分同学回答:“我发现足球与排球的个数一样。”另一同学随即发问:“老师,当足球和排球个数不相同时,能用第二种解法吗?”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老师于是利用合作学习的优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改为足球6个,排球5个),得出了其它解法:
55×6-42×5=                 (55-42)×5+55=

……      ×6+42=
每一节课老师都注意留些时间让学生相互提问,让学生正当小老师考考对方,采用分组对抗、争夺“智慧星”、正当“数学小博士”、“聪明小一休”等活动。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在小结过程中让学生相互提问题,不少学生积极发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加宽的和再乘2?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什么是边长乘边长      ……   学生所提的问题被其他学生一一答出。有的学生进一步提问: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能不能利用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推导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讨论,这样,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也就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多做开拓、变通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知识在不同层次上,不同范围内可以各成系统,但它们之间往往又彼此联系,组成各自的系统。一题多变可以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能创造性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了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学生做完题后,可启发学生将“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煤5 千克”这个条件改成间接叙述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叙述形式进行解答。
5.发展学生非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减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不少学生立即回答:三个角。教师不置可否地回答:真的吗?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剪一剪,探究新的结论。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把知识结论变成一个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6、通过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二者的结合,适当设疑,是课堂出现愉快的交往场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利用创造性思考方面讲解了这样一道数学题:菜园里黄瓜得丰收,摘下全部的  3/8  ,装了3筐还多2

www.dbk123.com 4千克,摘下其剩余部分时,有刚好装满6筐。一共摘黄瓜多少千克?由于这是道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讨论之中,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其剩余部分是总千克数的1—3/8   =5/8,装了6筐。6筐是3筐的2倍,那么先摘的3筐应占总千克数的5/8 ÷  2=5/16 。  实际先摘了3/8 ,总千克的3/8 比总千克数的       5/16   正好多24千克,则总重量是:
24   ÷ (3/8  +5/16)
=24÷1/16
=384(千克)
还有的学生说:其剩余部分是总千克数的5/8,装了6筐,每筐装的占总千克数的 5/8   ÷6=5/48  。3筐装的占总千克数的(1—3/8 )÷6×3=5/16  。24千克占总重量的 3/8 —5/16 =1/16  。则总重量是:
24÷〔 3/8   —(1—3/8 )÷6×3〕
=24÷〔 3/8   —5/16  〕
=24÷1/16
=384(千克)
还有的学生用其他解法进了解答,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扩大学深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总之,在21世纪的今天,学生知识的获得已不能仅靠在学校中教师的传授,学习知识需要靠学生自己的不断努力、探索、发现。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清醒我们头脑的残留封建意识,改变专制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的课堂学习气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让学生敢说、敢问、敢做。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恢复那种创造发明的非凡能力。
参考文献:
郑俊选著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第五,七章
林良富主编 <追寻儿童数学教学之真----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第三,六,七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