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适时运用多媒体,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适时运用多媒体,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适时运用多媒体,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04-08 14:13:31  浏览次数:339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 适时运用多媒体,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http://www.dbk123.com

波利亚提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模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是一门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更象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 何克抗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住处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住处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怎样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得到更好发展,多媒体的作用不可忽视。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通过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一、适时使用多媒体,能使问题情境创设具有活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许多教学形式都是严格按照过去的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把影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文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适时动态地引入教学过程,色彩丰富的画面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多媒体更能显示它独有的作用。
数学的某些问题(如几何、数量关系等)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是小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对矛盾。教学实践证明: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感知材料(创设情境)。同时,课堂上如果少了学生对图形、数量变化理解时的过程参与,少了学生对知识领会时的思维运动,是不会达到应有效果的。因此,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喜的是,信息技术已经提供了实现这种效果的可能和便利,毫不过分地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助手。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连加”时,课的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出示趣味运动会图片,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欢欢、明明的学校举行了趣味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想)“好,他们学校正好需要一些小裁判,我们去给他们当小裁判好吗?”这样一个和谐愉快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好像进入到了一个现实的“场地”,而不是在学习枯燥的数学。
在教学“认识图形”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老师今天要带你们一同到小熊家玩”,多媒体出示小熊的房子是由各种几何图形构成的,“小熊家的房子漂亮吗?”“漂亮”“看了小熊的房子,你有什么发现吗?”“我发现小熊的房子没有窗户”……“你们观察得很仔细,真聪明。那我们给小熊家的房子加个窗户好吗?”“好”“你喜欢给小熊家加一个什么形状的窗户呢?”这样通过启发,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到了学习的氛围中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也就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了。
二、适时运用多媒体,能使探究新知的过程充满活力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知材料(问题情境)固然重要,但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主动通过情境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如果少了学生对感知材料(图形、数量变化等)情境理解时的过程参与,少了学生对知识领会时的思维运动,是不会达到应有效果的。因此,如何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喜的是,信息技术已经提供了实现这种效果的可能和便利,毫不过分地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助手。
教学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传递教学信息的常规教学媒体一般有实物模型、挂图、幻灯、录音和录像等。多数媒体都是综合利用了人的视觉、听觉,而不同的媒体又有其各自的特性。如实物演示,能反映物体真实的外观、变化和运动过程,但只能显示其表面现象。而挂图是侧重于原理的分析,揭示内在规律。又如,录音设备是刺激听觉。幻灯是刺激视觉具有灵活、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录像同样是以刺激视觉为主的媒体,和幻灯相比,它侧重于反映事物的形象、色彩、运动,并能方便地控制重复、慢放、静止等操作。
现在,计算机在迅速发展和普及,已逐步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计算机自身功能的提高,可以为教学应用的功能越来越多,尤其在物体窨动态演示,微观宏观变化规律演示,教与学良好的交互性,简单方便地操纵视听设备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它优越的多媒体特性。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它具有重点突出,可见度高,动图变字,灵活生动,声图文并茂,操作简便,良好的交互性等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这些优越性,再配合优质的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探究新知时,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两幅图画,一幅是父子两人买完金鱼走出鱼市;另一幅是回家后父子两人把金鱼一同倒入鱼缸。我先让学生看第一幅图“父子两人买完鱼走出鱼市”要求学生看图找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他们买了几条红金鱼?可用数字几表示?几条黑金鱼?可用数字几表示?学生明确了已知条件后,让他们观察第二幅图“一同往鱼缸里倒鱼图”,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把两条红金鱼和一条黑金鱼都倒入了同一个鱼缸)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悟出“合起来”的意思。“那么2和1合起来是多少呢?”同学们也就可以直观地知道“2+1=3”了
在教学课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1页例4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现儿童到超市购物的画面,并描述小芳和

www.dbk123.com 小强购物的情境,吸引学生去了解、收集小芳和小强购物的信息,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在探索解决“买5辆车,应付多少钱”的方法时,借助画面情境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出要先解决“买1辆车用多少钱”的问题。布鲁纳对发现法解释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法。”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又如:“圆的认识”一课,对于圆的形成过程这一问题,教师讲不明白,学生难以理解,而我用CAI课件却把这个问题演示得非常清楚,先在电脑上出示了系着小球的一根绳子,一端固定在一点上,然后告诉学生说小球可甩动,屏幕上的小球左右摆了两下,再让学生观察小球甩动一圈后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电脑屏幕上小球开始走,每走过一点,屏幕上就留下它的痕迹,当小球走过一圈后,屏幕上形成无数个点,最后形成一个圆,这时我又放了一次慢镜头,再让学生观察一次。这样学生对圆是如何形成的就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可见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有效突破难点,使探究的过程焕发出活力。
三、运用多媒体开展智力游戏,让知识反馈过程焕发活力
如果能把学习内容寓于游戏、竞争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具有玩游戏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发智力,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兴味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
我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反馈知识的过程中,我用计算机程序设计了一个 “拿乒乓球” 的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派一个人参加。老师先出示20个乒乓球,提出要求:“拿走总数的五分之一”、“拿走剩下的四分之一”、“再拿走剩下的三分之一”、“再拿走剩下的二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四留给老师。”学生们根据老师的要求拿乒乓球,看谁拿的又准又快,接着比比哪组拿走的乒乓球多。这样,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争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体验新知,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设计符合新课程思想:“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2]  下一页

,适时运用多媒体,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适时运用多媒体,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