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作文网小学生作文六年级作文六年级读后感读《一棵长着耳朵的树》有感
读《一棵长着耳朵的树》有感

读《一棵长着耳朵的树》有感

04-11 02:27:45  浏览次数:982次  栏目:六年级读后感
标签:小学生读后感范文,小学生读后感100字, 读《一棵长着耳朵的树》有感,http://www.dbk123.com

  读完了《一棵长着耳朵的(de)树》,自己有了一股前所未有的(de)感受。

  虽然这本书是童话,可是童话更能够穿过现实,让读书者体会、领悟到真理,好书的(de)区别就在于此了。刚刚翻开这本《一棵长着耳朵的(de)树》,马上会被童话中的(de)奇丽幻境迷住,仿佛真的(de)和(hé)迷糊豆比赛踢卷心菜,一起认识了小人精,一起飞向了蓝天,在一起吃炒冰,最后还眼睁睁的(de)看见小人精把锅铲捏回了小铜猪。

  小人精说的(de)不(bù)错,迷糊豆是个真正的(de)小孩子,他(tā)不(bù)像郝佳一样爱打小报告,也不(bù)像吕晓明一样努力学习。迷糊豆只有孩子的(de)特征——爱玩,不(bù)爱思考。可大人总是把孩子逼的(de)像自己一样成熟,让孩子提前成年,思考孩子本应该不(bù)思考的(de)事情。可不(bù)知道是迷糊豆的(de)父母教育有方,还是迷糊豆自己没有接受到这种强迫式的(de)教育,迷糊豆还是个孩子。但不(bù)管是怎么样,终究迷糊豆还是因祸得(de)福——小人精看中了他(tā)。在和(hé)小人精的(de)游戏中,迷糊豆学到的(de)东西比上一千堂课还要多。迷糊豆也因为和(hé)小人精的(de)接触,而更加童真了。

  童话是文字特别的(de)表达方式,与其说这是一种不(bù)现实的(de)幻想,倒不(bù)如说这是我(wǒ)们自己的(de)美好愿望,每个人在心底的(de)深处都会有一座城堡,孩子总是愿意分享,而大人把自己的(de)内心封锁起来,让别人看不(bù)见他(tā)真实的(de)自己,把自己作为想象中的(de),每一个人的(de)性格都是活泼开朗的(de),可因为种种原因,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最完美。可这些盲目追求完美的(de)人永远都不(bù)会想到——每一个人都不(bù)是完美的(de)。在世界上终究要犯错误,要走弯路,这是人生的(de)必经之路,从错误中获得(de)经验和(hé)教训。当自己还是孩子的(de)时候,谁都知道,可成为大人后,却做出了自己明明知道错误的(de)事情。就像郑渊洁说的(de):孩子把玩具当朋友,大人把朋友当玩具。孩子永远不(bù)可能明白这个道理,但仅仅是孩子,长大对孩子来说永远那么遥不(bù)可及,大人的(de)世界真的(de)就那么美好吗?仔细想想,为了利益,大人不(bù)得(de)不(bù)做出自己不(bù)喜欢的(de)事情。为了金钱,大部分大人只能抱怨,而小部分大人才能够享受。孩子在憧憬长大,摆脱父母唠叨的(de)时候,还是忘记了——父母都是为了你(nǐ)。这句话可能每一个父母都和(hé)孩子说过,但孩子终究是听不(bù)进去的(de),可当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的(de)时候,他(tā)除了体会到父母的(de)爱和(hé)艰辛,也知道了大人伪装自己的(de)原因。可,孩子还是孩子,完美才开始变的(de)遥不(bù)可及,但近在眼前的(de)完美在哪里呢?就在童话。大人不(bù)爱看童话的(de)原因是他(tā)们不(bù)相信,只有童真的(de)人才能看到真正的(de)童话。而这本书,让我(wǒ)看到了奇异的(de)生物,孩子在大人的(de)影响下,最后一点渺茫的(de)希望,渺茫的(de),一道光……

  深圳康桥外国语学校六年级 彭齐贤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果要转载作文《读《一棵长着耳朵的树》有感》,或者小学生作文网上其他原创作文,
请注明出处(www.dbk123.com)
,读《一棵长着耳朵的树》有感

《读《一棵长着耳朵的树》有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