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课教案,
人音版第七册音乐《柳树姑娘》教案,http://www.dbk123.com
教学内容:
1、学习附点四分音符×·× ,认识顿音记号▼;
2、歌曲《柳树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柳树姑娘》,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3.能进行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难点:
1、在演唱和表现中学习音乐知识。
2、准确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3、二声部的合唱练习。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
以歌名直接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出来吗?这样的环境美不美?柳树美吗?什么季节?
二、寓教于乐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与歌词美。..\歌曲\原唱\柳树姑娘.mp3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你能随音乐打出拍子来吗?请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打出拍子。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
(1) “ ×·”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 ”所以蝉又名“知了”。“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2) 图解:× × →×·×
(3)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
如上节课《采菱》就有。
找出《采菱》曲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并从唱曲调中熟悉附点四分音符。
(4)结合《柳树姑娘》的实践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5)名称的由来:强调附点,所以把附点放在前面。
(6)附点的时值:增加原音符时值的一半。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谱。..\歌曲\原唱\柳树姑娘.avi
5、曲调视唱。先教唱,再跟琴演唱。
(1) 设问:这8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相同)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
(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
8、学唱第二声部。
(1)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歌曲\原唱\柳树姑娘.avi
① 学生唱一声部,教师唱二声部;
② 教师唱一声部,学生唱二声部。
③ 分组练习。分男女生为二声部,注意指挥。
④ 学习顿音记号“ ▼”。
顿音提示:二声部的顿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跳跃,表现欢快的情绪。
⑤ 男女声交换声部练习。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3)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9、各小组分声部进行合唱,唱好合唱。
三、小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各小组依次上台完整表演歌曲,形式不限。
2、自主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1).自评。
(2).他评。
(3).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四、复习巩固
1、随伴奏音乐演唱歌曲。..\歌曲\伴奏\柳树姑娘.avi
2、欣赏动画、舞蹈。..\歌曲\原唱\柳树姑娘(DVD版).flv
..\歌曲\原唱\儿童幼儿舞蹈3 柳树姑娘.flv
3、小结:掌握了一个节奏型,学会了用二声部来表现歌曲。
教材分析:
歌曲《柳树姑娘》
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部合唱歌曲。歌词简炼,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水 乡万物一新,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全曲 “ ”为基本节奏型。第1-8小节,上下句对称,旋律采用了模进手法,三度、四度、五度的跳进使得曲调舒展而又优美,形象地表现了“柳树姑娘”在春风里飘柔的姿态。第二声部只用了第一声部的同音支声,配以八分音符节奏及跳音的“啦”唱法,烘托出欢乐的气氛。第9-12小节,节奏突然紧缩,向上三度的模进,使曲调更为欢快,与前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最后曲调又趋平稳舒展。结束句在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啊哩啰”中欢快地结束,抒发了人们对美丽的春天的赞美之情。,人音版第七册音乐《柳树姑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