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五年级 下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五年级 下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五年级 下册教案

04-04 15:50:54  浏览次数:411次  栏目:小学音乐教案
标签: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课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五年级 下册教案,http://www.dbk123.com

▲猜一猜:这首乐曲采用哪个戏种的基本音调?

6.小

www.dbk123.com 组介绍:河北梆子

(1)发展历史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演化而成,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850年)。山陕梆子是由到河北经商的商人带来的,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观众的喜爱,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地演员逐渐增多,导致河北梆子这一新剧种的形成。

(2)艺术特点

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

(3)音乐特点

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种引板和收板等。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曲牌五十余首,管乐曲牌百余首。除在个别剧目中用于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乐曲牌)主要用来渲染剧中的环境气氛以及为人物舞蹈动作伴奏。

7.背诵古诗《木兰辞》

8.拓展性欣赏:民族管弦乐交响诗《花木兰》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戏曲的音乐?

(3)哼唱歌曲旋律: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例1:

例2:

(5)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学生提供的音响材料

可以用听赏判断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相关参考资料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隋,表演载歌载舞,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代表作《十五贯》《红霞》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代表的越剧女演员对越剧的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与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代表作《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等。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唱腔高亢流畅、表演风格朴实。代表作《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代表作《宝莲灯》《关汉卿》等。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唱腔口语化,代表作《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 五年级 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