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唐:精神不振作
(3)近义词
懊悔——悔恨 莽撞——鲁莽 虐待——残害
憎恨——憎恶 疑惑——困惑
(4)反义词
莽撞——谨慎 虐待——优待 憎恨——喜欢 疑惑——明白
2 句子
(1)“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理解: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这给了“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是“我”在种种艰苦和险恶面前坚强不屈的力量源泉,是“一面”给了“我”巨大力量。通过这句话,将一次“小”的见面同鲁迅“大”的精神人格巧妙结合起来,画龙点睛,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3 课文
本文作者阿累。本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4 背诵:第15、26、29 节
20 有的人
1 词语
(1)近义词
情愿——愿意 永远——永世
(2)反义词
死——活 伟大——渺小
情愿——被迫 永远——暂时
2 句子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3 课文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4 背诵全诗
第六组
1 《诗经.采薇》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和心情。
《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这是唐朝诗人杜甫在成都所作的名篇之一。
《西江中.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天净沙.秋》是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
《白桦》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
2 默写:《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中.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
3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比: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4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比拟、夸张、借代
比拟:以物拟人,以人拟物
夸张: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
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
5 现代诗歌分类
(1 )叙事诗和抒情诗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21 老人与海鸥
1 词语
(1)退色 撮嘴 抑扬顿挫 亲昵 啧啧称赞 驻足观看 滇池
高空盘旋 意想不到 瞻仰遗容 白翼天使 漩涡 一幅遗像
灵堂
(2)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3)近义词
热闹——活跃 怀疑——疑惑 得意——称意
保持——维持 注视——凝视
(4)反义词
热闹——冷清 怀疑——坚信
得意——失意 保持——改变
2 课文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名字、与海鸥亲切说话几件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半部分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3背诵第2、3、16、17小节
22 跑进家里的松鼠
1 词语
(1)贮存 蘑菇 蹿出来 烟囱 橱柜 储备 哭笑不得
(2)近义词
储备——储存 干脆——爽快
失踪——消失 千方百计——想方设法
(3)反义词
干脆——拖拉
2 背诵 第14小节
23 最后一头战象
1 词语
(1)西双版纳 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势不可当 阵亡 悠哉游哉 嘎羧 打瞌睡 亢奋 焦躁不安 篾席 摩挲 恍然大悟 斑斑血迹 英武豪迈 象冢 暴毙荒野 甘蔗 糯米粑粑 唏嘘 礁石 震耳欲聋 膨胀 炯炯有神 激越悲壮 扑剌剌 浴血搏杀 槟榔 箐沟 金箔 铁镐 长途跋涉 体力不济 椭圆形
(2)
威风凛凛: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3)近义词
搏杀——搏斗 膨胀——胀大 豪迈——豪放
排山倒海——翻江倒海
泣不成声——悲不自胜
震耳欲聋——惊天动地
(4)反义词
泣不成声——乐不可支 膨胀——缩小
2 句子
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
嘎羧对待玉米的态度,表现出它焦躁不安的心情;而看到象鞍后的神情态度,则表现出了它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和回味的感情。
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那么牢。
理解:他记住了人们救他时的情景,他和战士们英勇杀敌的情景,我觉得他是一头重情重义、尽职尽责的战象。
3作者:沈石溪 “ 中国动物小说大王”,作品还有《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
4 背诵:第9、14、22小节
24 金色的脚印
1 词语
(1)佣人 光秃秃 柞树 冷清清的月亮 孤零零地坐 嗥叫
清脆的声音 悲伤的声音 目不转睛 哆哆嗦嗦 大摇大摆
警惕 朦胧
(2)近义词
警惕——警觉 蒙胧——模糊 惦记——惦念
(3)反义词
警惕——松懈 蒙胧——清晰 惦记——遗忘
2 句子
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
理解:这是故事的结局,一个美丽的结局!雪地里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预示着狐狸一家又开始了甜蜜欢乐的生活。这种光芒,不仅要用眼睛来观察,更要用心灵来感悟:“金色的光芒”是动物那种真切感人的浓浓亲情的光芒!是人们努力创造的和谐美好的地球生活的光芒!
3 背诵第2、24小节
25 伯牙绝弦
1 默写全文
2 解释全文
3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犹豫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6 月光曲
1 词语
(1)贝多芬 谱写 入场券 蜡烛 纯熟 清幽的月光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霎时间 雪亮的浪花 恬静 波涛汹涌 陶醉 茅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五——八单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