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专题:教给思维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研究依据:
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我国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并处于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猜想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题技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年级组确定研究专题为:“教给思维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研究目标:
如今,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而我们将目标转变为,不仅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引导相互间的理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性,而且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习的有效性。
具体目标分为:
1、以计算教学为载体,理清“自主解决问题”的途径,寻找恰当的方法,提炼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2、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参与面和能力——85%的学生具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30%的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讲解和交流,10%的学生具有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研究过程:
我们的研究是按“学年组集体攻关——教师个人行动研究——学年组同伴互助”这样的流程进行。学年组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互动式、合作式研究。(1)查找资料,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的相关内容。(2)将学习所得应用于教学实践,开展个人行动式研究,组内教师做课,其他老师听课,课上关注专题研究的共性问题,对策略应用的效果加以检验,再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调整。(3)课后进行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头脑风暴式研讨后,梳理、完善自主交流的策略。每次活动的组织,组长要做好统筹安排,并做好记录,以备资源共享。
专题分解:
1、结合实际生活,调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诱发思维灵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设计一题多解,培养解决问题的乐趣感
4、通过问题变式,提高解决问题的效应性
月份研究内容及措施:
月份 |
内容 |
措施 |
授课 |
十月份 |
以第四单元为研究平台,研究如何结合实际生活,调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如何诱发思维灵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
学习、上课、研讨,提炼出策略 |
迟雅琴:《买矿泉水》 |
十一月份 |
以第五单元为研究平台,研究如何设计一题多解,培养解决问题的乐趣感。 |
学习、上课、研讨,提炼出策略 |
耿业清:《花边有多长》 |
十二月份 |
以第六单元为研究平台,研究如何通过问题变式,提高解决问题的效应性 |
学习、上课、研讨,提炼出策略 |
江红:《买新书》 |
一月份 |
整理过程资料,提炼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
做好各种资料的整理 |
|
五、预期成果。
1、教师方面:
(1)发展已有的模式和策略,研究产生新的有效的模式、策略
(2)提高教师的研究兴趣、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3)撰写有关本专题的经验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2、学生方面:
(1)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激发学习兴趣。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应用性和价值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3)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研究专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