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04-02 15:11:04  浏览次数:677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http://www.dbk123.com
我上的是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产生和意义》,在深入研究教材,特别是联系三年级《小数的认识》之后发现,三年级时是利用米尺作为学习材料,在生活情境中展开学习,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学生的学习基础是生活经验。而四年级的《小数的意义和产生》是建立在三年级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不仅要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要在抽象小数意义的过程中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计数单位的进率、数的组成。知识点较多,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同时还要避免在教学中出现与三年级时知识重复的情况,避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停留在有单位名称的具体数量上,最终我 把学习目标定位为: 
A、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通过方格图,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数的组成。
B、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利用数轴培养数感。
C、联系生活中的小数,了解小数的产生。
教学重点定为: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定位:三位及以上位数小数意义的理解
课后,认真看了课堂录像,发现从方格图引入,紧密结合分数和小数的联系,深刻的体会到了小数与十进分数的联系。学生都理解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但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时还有些困难,需老师帮助。通过方格图较直观的展现了相邻两计数单位间进率为10的结论,这个学习目标顺利达成。关于数的组成,学生也能利用方格图说出有某个小数是由几个0.1和几个0.01组成.小数的产生从生活中常见的身高、体温、价格等引入,通过学生的叙述:“既不能用5表示,又不能用6表示”,这种情况下就用小数表示。简洁的说明了小数的产生,给研究小数的意义留下了充分的时间。但在利用数轴培养学生的数感这个目标由于学习时间分配的不妥,部分环节的拖沓,导致落实不到位。
那怎样能把这个目标落实到位?哪个学环节出了问题?教学目标何处还需调整?现在我以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包括教师讲解的时间、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教师的语言(主要指因问题指向性不明而浪费时间的现象)这个层面进行了自我分析。

我原本设计的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小数的产生2分钟,一、二位小数意义的理解10分钟,三位及三位以上的小数的意义5分钟,课堂练习15分钟,总结3钟。教师讲解的总时间设定为15分钟左右,主要花在(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处,并用语言归纳小数的意义处,(2)引导
学生看图领会相邻两小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3)引导学生理解三位以及以上位小数的意义。学生的讨论时间为3到5分钟,主要安排在“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小数有什么不同?这和什么有关系?”也就是小结一、二位小数的意义处的抽象概括和小数的意义抽象概括上。课堂独立的总时间是5到8分钟,集体交流、讲评的总时间为7分钟。可根据录象上的情况看,与预期有些出入,主要表现在理解
三位及以上位小数的意义上纠缠时间过长,就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及0.01里有
几个0.001、数的组成上就花了7分钟。再加上4位小数的拓展,这部分一共占10分钟左右,从而导致了课堂练习时间的压缩,特别是在数轴上找小数这个练习时间不足,习题功能没有充分的体现,导致数感培养、小数意义的深化,极限思想的渗透这个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现在认为到三位小数的意义理解后四位小数及更多位小数意义的理解在这节课中就一笔带过,留到练习课中去深化较合适。数的组成也不用讲的那么深入。
由于三位小数、四位、五位小数这里的时间超出预算,学生原本较顺的学习
状态因知识过难而出现了些混乱现象,所以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时间也超过了预算
整堂课中教师讲解穿插学生回答问题及引导的时间总量约为2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为5分钟,集体完成练习的时间为5,讲评时间为2钟。小组讨论时间为3分钟。

,人教版四下数学《小数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上一篇:数学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