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04-02 14:43:58  浏览次数:938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标签: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反思,http://www.dbk123.com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          经历建构求平均数意义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

3、          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平均数意义的建构。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起冲突

师: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在篮球场上,除了有一支实力雄厚、团结合作的队伍,还要有一位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人物——教练。今天,咱们也来当一回小教练怎么样?

请看,一场篮球赛正在紧张进行着,就在红队与蓝队打的不分胜负的关键时刻,蓝队一名队员突然脚部扭伤,这时作为小教练的你该怎么办呢?(学生纷纷说换人)

师:场下有7号、8号两名替补队员,你想换一个什么样的队员上场呢?(学生纷纷说体力好、跑的快、投球准等)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赛场上关键比的是队员的得分。这是7号、8号队员前几场的得分情况(提示:带横线的表示没有参加本场比赛)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7号

9

——

11

13

——

8号

7

13

——

12

8

要求:请各小组根据给出的数据,商量一下,该换谁上场,并说出你们的理由。

组1:我们选择8号,因为8号得了40分,7号只得了33分。(师根据学生的口述算出两名队员的总分)

组2:7号只比了3场,而8号比了4场,当然8号总分高了,这样比不公平。

师:场次不相同,比总分不公平。那么,比什么就公平了?

生1:比平均每场的得分。

生2:比平均分。

师:听,这个同学说了一个多好的词——平均,什么是平均呢?

生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同样多。

生2:就是指每场的得分都同样多。

二、     操作体验,建立概念

1、          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求两名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呢?

(1) 求7号队员的平均分

①、移多补少法

师:这是7号队员得分情况的条形统计图,(带生一起看图:图上1格表示1分,7号队员第一场得分?第三场得分?第四场呢?)

师:你能用“移一移”的方法使三场得分变的同样多吗?(如需要可组内商量办法)

生:把第四场的2分移到第一场,这样三场得分就变的同样多了。(随着生说师进行课件演示)

师:你能给这个方法起个名字吗?

生1:移动法。

生2:平移法。

师:象这种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场得分都同样多的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通过移多补少法我们得出7号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是11分。

②、计算的方法

师:除了用移多补少法这种移一移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还可以用算的方法,用7号队员的总分除以3就算出7号队员的平均分了。(师补充板书:33÷3=11)

师:这种方法需要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两种方法都得到了7号队员平均每场的得分是11分。

(2)、求8号队员的平均分

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求出8号队员每场的平均得分。

生汇报移多补少法(师课件演示)

生汇报计算法(师补充板书:40÷4=10)

师:为什么7号队员用总分33除以3,而8号队员用总分40除以4呢?

2、          深化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以8号队员的平均分提问)10分是什么意思?它是8号哪一场的得分?

生:都不是。

师:那它是什么?

生:它是8号队员四场得分的平均分数。

师:我们就可以说10是7、12、13、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了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师:11表示什么?7号第二场得分也是11分,两个1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二场的11分是这一场的得分,而平均分11是三场的平均得分。

师:平均数11不是具体哪一场的得分,它是9、11、13这3个数的平均数,它较好地反映了这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3、          根据平均数做出判断。

师:现在你认为该换谁上场?为什么?

生:(略)

三、     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          刚刚我们学到了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大家是否会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1)、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三个笔筒分别装有6支、7支、5支铅笔)

(2)、前些日子我校组织了“献爱心”捐款活动,这是一个小组的捐款情况,请你算出这个小组的平均捐款数。

师: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用哪个方法好呢?

生:计算的方法。

师:根据我们刚学的有关平均数的知识,先不计算,你能估一下这个平均数会是多少吗?(通过估计,确定平均数范围)

生:估了几个不同的数。

师:我发现你们估计的都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联系条形图会更加好理解)

请同学们独立进行计算。

师:根据这次“献爱心”捐款活动,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2、          知道了平均数的范围,相信下面的问题是难不住你们了。

植树节进行植树活动,六年级平均每个班植树15棵,五年级平均每个班植树12棵,六年级每个班一定比五年级每个班都植的多吗?为什么?

3、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下面就是一个。

这是我国的世界跳水冠军郭晶晶在上一届奥运会上一次跳水成绩,怎么算她的最后得分呢?

生说师边出示算式及得数。(83+92+95+98+93+94+96=93)

师:这7个数的平均数是93,而郭晶晶最后得分却是94分,这是为什么呢?

生:猜测各种原因。

师:比赛时,由于评委的欣赏角度不同,打分也就各不相同,为了使最后成绩更加接近选手的整体水平,往往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算平均数。那么郭晶晶的最后得分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说师出示:92+95+93+94+96=94

[1] [2]  下一页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反思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