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游戏课堂,快乐体育 ——小学体育课堂激趣策略探究
游戏课堂,快乐体育 ——小学体育课堂激趣策略探究

游戏课堂,快乐体育 ——小学体育课堂激趣策略探究

04-08 14:36:32  浏览次数:158次  栏目: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标签:体育教学论文,体育教育教学论文, 游戏课堂,快乐体育 ——小学体育课堂激趣策略探究,http://www.dbk123.com
 
内容提要:现阶段小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下降,体育课堂如何吸引学生?本文试图从小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探究“游戏课堂、快乐体育”教学的实践,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爱好,从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关键词:游戏课堂  快乐体育  激趣  策略

    一、研究背景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教育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然而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等部委联合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调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之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体育课堂——确切的说是对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枯燥乏味——存在“厌学”情绪,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严重对立。
    正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而快乐体育指的是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是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缺乏兴趣,根本无法体验到快乐,更不可能形成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所以激发小学生体育的兴趣爱好进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建立终生体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倾向,提出小学体育激趣教学的理论依据。
1.情趣特点。
毛泽东同志在给《新体育》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小学生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爱玩好新鲜,自控能力弱,持久力差,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
2.生理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骨骼较软,韧性较大,易扭曲变形;肌肉力量不足,体力较弱;肺活量小,心率过快,易产生疲劳感。这些决定了小学生的运动时间和负荷必须张弛有度,否则体育锻炼将适得其反。
3.能力特点。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有的体育老师讲的口沫飞溅,小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这是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有待提高,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能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健全个性和发挥潜能,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激趣方法
    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相比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呢?
1.趣味导入法。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然而课的开始,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停留在上一节课、课间休息或操场上有趣的事物上,往往是“人到心未到”。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特有的“童心”“童趣 ”“童语”“童行”精心设计一个“开场白”,力求做到“趣味化”。比如在教《前滚翻》时,我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设置悬疑法。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把学生当作“练习机器”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了小学生的兴趣。设置悬疑法要求教师有目的性、有预见性地在课堂的一开始给学生“设置悬念疑问”,使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如在上短跑课时问:“50米跑你要跑多少步才能跑完?”、“如何协调步幅与步频才能跑得最快?”使学生开拓思路,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 
3、竞赛争胜法。
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比赛的心理特点。如: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圆圈拍人和单人、双人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集合时看哪一小队速度最快等等。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获得更多乐趣。
4、创设情景法。
这是利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情绪,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情感意识,达到师生信息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特定情境中,担当他们向往和能展示自己特长与能力的角色。例如在奔跑游戏中,设置了“形散而神不散”的大海、礁石、水草、大鱼、小鱼、渔网、渔夫等各种各样的角色,并在游戏中启发他们通过大家的智慧,思考如何不被渔夫抓住,如何去救被抓住的小鱼。营造人人参与其中,人人感受快乐的良好氛围。
5、心理激励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与教师的肯定认可有密切关系。采用“这一组队列最整齐!” 、“你真了不起!”、“只要你尽力跳,肯定能跨过!”等等表扬激励语言和向学生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激励行为来正面教育,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更改模式法。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来自苏联的“四段教学模式”,这种固定模式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组织形式死板,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丧失兴趣。激趣体育课堂要求教师构建新的多样化教学结构。例如:上《跳绳》课时,激发学生想象并模仿小兔、袋鼠、青蛙等动物的跳跃,然后,布置“小动物们”学习跳绳,比一比谁学得快的任务,让学生自由练习。在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比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跳跃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动作技巧,课堂上学生学得开心,玩得有趣。
7、改进器材法。
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在篮球教学中,将篮筐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那么小学生也能像乔丹那样扣篮;把为小学男子铅球3公斤的重量改为2公斤,其结果将大大提高运动成绩。如果我们在平时的

www.dbk123.com 小学体育教学中,将着力点放在适当降低器材标准、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上,将利大于弊果。
所谓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贵在得法。这里所列的七种激趣方法也不过是沧海一粟,适用与否,需要根据各自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一步地通过课堂实践来检验。

    四、注意事项
1、寓教于乐、活而不乱。
激发兴趣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教学环节时应紧密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把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习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分寸、把握尺度,教学中要做到有张有弛、松紧适度,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到体育课的乐趣。
    2、以人为本、安全防范。
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一要看动作设计是否合理,二要看游戏组织是否有序,三要看器械场地是否安全,四要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五看学生体力是否下降。
3、认清目标,培养习惯。
想通过一周两节体育课来增强学生体质是不现实的,如果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因此要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促进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行为奠定基础。
    毛主席说:“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运动兴趣,树立良好的运动观,使小学生进入自由、自觉、自发的体育锻炼境地,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网络资源)
1、尝试体育游戏的创新教学方法,蒋健,摘自《广中路小学》
2、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
3、浅谈“激发兴趣”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 
4、“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

,游戏课堂,快乐体育 ——小学体育课堂激趣策略探究

《游戏课堂,快乐体育 ——小学体育课堂激趣策略探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