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返璞归真,让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谈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味”与“生活味”
返璞归真,让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谈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味”与“生活味”

返璞归真,让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谈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味”与“生活味”

04-08 14:12:38  浏览次数:902次  栏目: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 返璞归真,让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谈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味”与“生活味”,http://www.dbk123.com

三、尽情展现数学的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真谛

数学是美的!数学独具的简洁美(抽象美、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对称美、形式美等)、奇异美(有限美、神秘美等)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数学学习的过程让我自由地漫步美的境界,数学所揭示的美学规律又使我对美的鉴赏更为深刻,而对美的追寻正引领着我的数学学习不断深入,这一切即为美的力量。许多课程内容,我们都可以尽情展现数学的美,并把这种美带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分享,使其感悟数学美的真谛。

如教学《圆的认识》,在认识了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之后,教师小结: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系,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平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你能从数学的角度简单解释这一现象了吗?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石子投下去的地方就是圆的圆心。另一位学生说:石子的力量向四周平均用力,就形成了一个圆。还有一位学生:这里似乎包含着半径处处相等的道理呢。简单的自然现象中,有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规律。至于其他一些现象中又为何会出现圆,就留待同学们课后进一步去调查、研究了。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欣赏之后让学生说说感觉怎么样?“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我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数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对于她的认识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如今,与其说数学是一些结论的组合,不如说她是来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它是以生活中的原型抽象成数学概念,以数学的美展现生活,真正使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这同时更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尝试、反思、解释、重构的再创造过程。在承认“数学是一种过程”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和“欣赏人文中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美丽起来。

正如郑毓信教授指出,“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由‘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应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一些非数学活动倾向偏离了数学课的本来目的,影响了学生对数学课的正常体验。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倾向,组织有效而真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品出“数学味”,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只有饱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课才有“数学味”,有“数学味”的数学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越来越聪明。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文化学.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2)《小学数学教师》  2004年第7、8期。    

(3)张奠宙.数学的明天.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徐斌.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及对策.《小学教学设计》.2003年第10期。 (5)平国强.浙江省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研讨会综述.《小学数学教育》2004年第3期。

上一页  [1] [2] 

,返璞归真,让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谈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味”与“生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