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班级管理思想品德教育要按规律办事
思想品德教育要按规律办事

思想品德教育要按规律办事

11-15 19:43:18  浏览次数:244次  栏目:班级管理
标签:班级管理制度,小学班级管理制度, 思想品德教育要按规律办事,http://www.dbk123.com
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怎佯抓这个中心环节呢?我从实践中体会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按规律办事。

  一、思想品德教育要循序渐进
  儿童心理学阐述了少年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细微的量变到比较显著的质变的过程。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总是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的。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要求、内容到方法,都应当遵循这个规律。
  我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力求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从思想教育和行为指导两个方面,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规定具体内容。比如,爱国主义教育。
  对刚入学的孩子,从培养他们爱国旗、爱首都、爱家乡开始。以后,随着学生的年龄、年级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中年级逐步增加祖国的壮丽山河、丰富宝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光荣传统等内容。高年级则进一步使学生懂得“还是社会主义好”、“要为祖国添荣誉”和“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等道理。
  小学毕业班思想品德课要按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去办。小学的课程每周有30多节,只抽出一节课来上思想品德课,不会影响学习。只要扎扎实实地把思想品德课上好了,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懂得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不但对文化学习不会有影响,而且会起到促进作用,使他们学得积极主动。因此,小学毕业班上好思想品德课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应该懂得越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越应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弊无利。

  二、要抓住思想品德课的重点
  我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点应当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的态度。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少年儿童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自己的学习、生活、行动,同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是集体主义,培养少年儿童的共产主义道德,要从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入手。当前少年儿童的主流是好的,但在社会上歪风邪气的影响下,也有一些孩子产生不健康的思想,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他们不关心别人,不愿意为集体服务,有的人则认为“做老实人吃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少年儿童从小树立集体观念,热爱集体、关心集体,逐步养成为集体、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作风。
  在社会主义国家,每个人都应该对国家、对社会承担义务,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时,一定要联系到每个人的具体责任和义务。
  我国的少年儿童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往往容易把国家和集体的关怀,把社会和家庭对自己的照顾,看作是理所应当的。有些孩子在生活上还会提出过高的要求,稍不如意就要埋怨,有的对社会和集体的一情不关心。我们要教育少年儿童懂得:社会主义公民应该有主人翁的态度,要帮助他们学会将爱国家、爱集体的思想见之于行动,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本领,锻炼身体,将来为祖国,为集体贡献最大的力量。

  三、在教学方法上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上文化课要讲究方法,上思想品德课更要讲究方法。我给小学生上思想品德课时,力求切合学生的实际,因“势”循“序”,有层次地进行教育,不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导之以行,着重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上不仅注意具体形象,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重视从感情到理性,从认识到实践,使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我还注重用各种形式阐述道理,比如借助于谚语、寓言、故事和实例等等。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内容上要体现社全主义道德规范,在方法上要适合少年儿童的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循序渐进,力戒高、大、空和抽象化、成人化、一般化的毛玻(北京信息员武兴元)""思想品德课“五环式”电化教学结构""思想品德课“五环式”电化教学结构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它课的是:它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结果,沿着由“知”到“行”的顺序发展;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自身的课堂教学结构。

  经过几年的实验,我们根据教学整体的系统观点,以教育这个大系统为出发点,设计了思想品德课“五环式”电化教学结构,其基本模式为:导入(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明理(提供事实,充分感知)----激情(举例验证,激发情感)----辨析导行(设难置疑,巩固强化)----总结延伸(深化观点,培养习惯)。

  一、艺术地运用导入环节,诱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这课的需要。教师要发挥创造性,使开头新颖、别致、巧妙。
  列举几种常用的开头形式予以说明:
  1.问题引入:根据教学内容的设问让学生回答,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小品表演:把教材内容编成小品,以形象的表演导入新课。
  3.情境渲染:通过播放录音、电影、录像片断、放映幻灯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
  4.启发谈话:把握教学要求,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情真意切的语言,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
  5.设置悬念:教师先把课文中的故事或事例的矛盾冲突揭示出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6.游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竞赛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艺活动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除此之外,还有“以情激情”、“实物、图片演示”、“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分析”、“故事引题”等导入新课的方法。总之,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精心设计。

  二、认真把握明理环节,提高道德认识
  明理,即讲清观点,使学生对本课的道德要求有个明确的认识。
  本阶段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究道德知识的阶段,也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初级阶段,是一节课的主体部分,是教学的重点,这个阶段要在“理”字上作文章。
  要把握明理这一环节,就得深入挖掘教材的明理内涵,找出与学生道德认识的结合点。
  小学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对行为的评价多是着眼于行为的、直接的、具体的后果,而不是着眼于行动的、间接的、深远的意义。正因为如此,教师对那些思想深刻、意义深远的教材难以把握,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认真把握明理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教十二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课时,教师对这类看起来较为

www.dbk123.com “口号式”的教材进行分析时,首先指出:“利益”是什么?“人民”指群体还是指个体?
  个体是人民的什么?在此基础上深入阐明“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有三个层次:低层次,要热爱人民,而热爱人民须先从爱同桌、同班、同校的同学,爱师长、爱邻里做起;中层次,努力学好各门功课,长大后去努力为人民服务,教师可进一步点明:在我们的国家,过去、现在和将来大多数人只能是这个层次;高层次,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这一层次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录音、投影、录像等电教媒体列举出过去革命战争年代,80年代在祖国南疆的英模,小英雄赖宁等的事迹,使学生从中逐渐感受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可以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的:通过分析讲评,表扬好人好事,使学生认识逐渐升华到新的高度,达到明理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深化环节,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思想品德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品德课中深化环节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契机,不可忽视。
  如教学“过马路,不乱跑”一课时,通过听录音故事《我的教训》,使学生懂得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则会带来惨重的后果,接着采用投影展示出每年在交通事故中死伤的人数及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然后让学生看录像。录像中一个个“血的教训”,触目惊心的事例,真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在孩子们的内心引起强烈的震憾,从而产生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强烈愿望。

[1] [2]  下一页

,思想品德教育要按规律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