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计划

课改计划

04-07 21:57:46  浏览次数:185次  栏目:学校工作计划
标签: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课改计划,http://www.dbk123.com
  论文摘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据此,本文就“数学活动化:重视动手与动脑”、“进行数学小课题研究”和“用计算机进行研究性学习”等三种学习方式,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要领及评价策略。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当前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这种学习方式应当有所改变:数学学习应该多样化,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应该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下面笔者就几种活动形式谈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一、 数学活动化:重视动手与动脑

    动手实践(hands-on),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这种方法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我们强调动手,也不应忽视动脑(minds-on)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可以设计如下的开放式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

    在学习新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品形状相近,让学生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牙膏盒、化妆品盒、魔方、易拉罐、小皮球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使他们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概念,扩大了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

    在课上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每个学生把收集到的物体放在一起,请各组把收集到的这些物体按形状分开。学生操作后,教师问:“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们各抒己见,用生活化的语言叙述了自己分的理由。然后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滚一滚每种物体,感知各种物体的特点,教师再出示各种相应的立体图形的模型和图片,印证学生的感知。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了概念,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

    3.在练习中深化概念

    在对各种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首先在教师引导下练习。摸一摸:教师说出图形名称,学生找相应实物摸一摸,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找一找: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实物。想一想:教师说出图形名称,学生想一想每种图形的样子。说一说:列举生活中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然后进行小组练习。猜一猜:学生摸出一种物体并判断它的形状。摸一摸:按同学说的要求摸出相应的物体。搭一搭:小组合作用实物搭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建筑物等。通过这一系列练习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数学课程中实施动手实践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第二,强调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第三,提倡合作交流;第四,围绕一定主题进行,应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交流和思考。

二、 进行数学小课题研究

    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似乎与研究无关,因而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立性和创造性。其实,在我们的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可以让学生进行研究的小课题(project),学生在研究小课题时,往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这是改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法。

    进行数学小课题研究,在内容上要突出应用性和探索性。教师可提出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去决问题;教师可提供活动情境,让学生试着发现、提出问题并加以研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素材,组织学生自己探索。选材要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和发展性。

    小课题的研究内容应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小课题。例如:

www.dbk123.com

    一年级:调查一时间内通过某个路口的汽车的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调查某单元住户的人数,想到哪些问题;用不同整厘米长度的彩纸条拼接成一定长度的纸条做装饰品。

   二年级:统计自己一周的体育活动时间,与其他同学比较,想到哪些数学问题;记录一次活动(比如郊游)的情况,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三年级:做一个计划,怎样花100元钱;测量计算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调查测算本班一周内同学共花费多少零花钱,你想到哪些问题;调查估计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多少食用油(大米、肉、鸡蛋),与发达国家比较,你想到哪些问题。

    四年级:制作一副彩色的边长为15厘米的七巧板;将本班男(女)生按照年龄、身高、体重分为两组,举行拔河比赛,想想怎样分组比较合理。

    五年级:调查了解某项自己喜欢的食品(比如有色膨化食品)的成分,并估计它对身体的影响;调查有关数据,比较坐公共汽车与坐出租车的优劣。

    六年级:画出某次郊游路线示意图;要在一个面积为800平方米的正方形操场中建一个最大的圆形花坛,请你设计一幅图纸。

    小课题研究在组织形式上要突出灵活性的特点,一般分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课内活动、课外活动等形式。

    让学生进行数学小课题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一个较大的问题,使学生具备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第二,数学小课题研究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在此过程中应让学生学会一些探索问题的方法;第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起引导作用;第四,对小课题的评价主要不是看结果,而是注重过程。

三、 用计算机进行研究性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计算机及网络使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应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性的数学学习。现在成为热点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Webquest,便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极好形式。

    下面以《身边的行程问题》为例,谈谈这种学习形式。

    1.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

    (1) 学生学习有关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在活动的最初可以通过形象的例子引入概念,如体育课上的百米竞赛,进而导出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2) 创设生活情境:五一节即将来临,同学们可以结伴出游南京、杭州或北京。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图及三个城市的图片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站对这三个城市的景点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所到之地的方位及特点有一个感性了解。

    (3) 组织讨论出行前要明确的问题(让学生提出)。如:去杭州、北京、南京各有多远?坐火车去还是坐飞机去?车票是多少?路上要花多少时间?……

[1] [2]  下一页

,课改计划

《课改计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