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小学教学计划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04-07 21:16:32  浏览次数:271次  栏目:小学教学计划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小学体育教学计划,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http://www.dbk123.com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韦智炎

本册教材主要变动之处:

(一)学习目标的不同

1.认400个字,写300个字,使整个低年段的识字总量达到1800,写字总量达到1000。

2.要求学生初步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提出默读要求的课文有:8、14、16、18、23、27、31

默读常常伴随着思考的要求。

3.要求学生熟练地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借助字典独立识字。

(二)编写体系的不同:

1、全册共有32篇课文,不再单编识字课,生字安排在课文和语文园地中。

2、全册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体现向中年级的过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充气雨衣》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阿德的梦》

3、创设了“我知道”“宽带网”两个新栏目,搭建知识拓展的平台。(语文园地一、三、五、七中均安排了宽带网)

“我知道”和“宽带网”的不同之处

“我知道” 通常在一篇课文后面,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使他们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

“宽带网” 是在“语文园地”中,是围绕一个组的专题而展开,它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主要有“资料补充”和“拓展要求”两大板块。

4 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栏目中,安排了写话练习。

5 “我的发现”增加了新的内容,由识字规律向词句、标点规律延伸。

初步感受比喻要贴切

体会标点符号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不同。

体会标点符号不同,句子的意思却相同。

6 安排了学习伙伴,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思路

(一)识字写字

1 在识字兴趣和识字能力的培养上,要全面落实课标要求。

通过练习两种查字法与“我的发现”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让学生迁移。

2 阅读是巩固识字最有效且最有意义的方式。

3 写字要打好笔画、笔顺的基础,选择难字重点指导。

4 注意进行书写的讲评和指导,讲评要以鼓励为主。

5 注意连词写的练习,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较多的问题。

(二)阅读教学

八 个 专题

1 春天里的发现 2 奉献与关爱

3 爱祖国、爱家乡 4 用心思考、勇于创造

5 热爱自然、了解自然 6 培养优秀的品质

7 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8 走进科技世界

教材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四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专题。在同一专题之下通过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来减少课文之间的同质性。

(三)课后练习设计

1、几乎每课都有的题目:“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读”或“读一读”“读读背背”。

2、多数课文后面安排了词语或句子的练习。

词语的练习:读读抄抄,读读写写。

句子的练习:读句子,抄句子,写句子,补充句子,理解句子。

3、多数课文后面安排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练习。(约14篇)

如:第4课: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

第19课:书为什么加引号呢?

第22课:老奶奶为什么要写“我为你骄傲呢?”

第23课: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引导学生读书时边读边想,既是初步的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同时,培养探究意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4、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延伸、扩展的练习。

三、教学措施

(一)整体感知

1、从认识事物的规律看:

人们认识事物,如同庖丁解牛,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开始,所见无非牛者——是从整体获得大致印象;经过一段时间,未尝见全牛也——是从局部得到具体印象;最终,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再从整体上综合,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感知课文也是如此。

2、从阅读实践看:

在阅读时,古人把字、词、句、章作为文章范畴:“既于大段中看篇法,又于大段中分小段看章法,又于章法中看句法,句法中看字法,则作者之心不能逃矣。”

3、从阅读实践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二)重点切入

△精选阅读话题

阅读话题确定的基础

阅读话题的确定应当围绕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而设,应更多地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话题的确定。

阅读话题的特征:

1 适切性

2 统领性:如《葡萄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 挑战性:如《画风》课文是怎样写风的

3 趣味性:如《恐龙的灭绝》“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4 层次性:如《丑小鸭》“丑小鸭很可怜” “丑小鸭很幸福”

阅读话题选定的角度

△从人文情感角度(阅读情感)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研究令人感动的句子

《三个儿子》——你最喜欢的那个孩子

△从主要内容角度

《拔苗助长》——“着急”

《最大的“书”》——“最大的书”

《数星星的孩子》——数星星的孩子

△从重点词句角度

《我为你骄傲》——重点句“我为你骄傲”

《爱迪生救妈妈》——重点词“恍然大悟”

△从语言特点角度

《画风》——风能画,还能写,研究课文是怎样写风的?

△合理组织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教学的特点,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阅读话题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作出适当处理,包括托收、增删、换序、整合等,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重构,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蕴涵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以读为本

“读”是语文学习和教学的基本方法,朱子论“读”十分精辟:“凡读书……需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了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但“读”不能简单、粗放。现代教学中的“读”既不能简单地回归旧时“私塾”囫囵吞枣式的读,也不能粗放地等同于课外阅读自由散漫式的读。语文课堂中的读,应当体现“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有所为。

提倡“以读为本”是有理解的、有体验的读,能传情达意的读,浸透着思索与情感的读,同时是有着良好基本功的读。要特别重视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读”需要精心设计

读的类型:

(1)指向知识技能的读——以读促思

(2)指向人文情感的读——声情并茂

(3)指向巩固积累的读——熟读成诵

读的时机:

(1)整体感知时读

(2)学习重点时读

(3)遇到难点时读

(4)引导感悟时读

(5)升华情感时读

读的变化:表演、分角色朗读……

4《小鹿的玫瑰花》(感情朗读,演一演)

23《三个儿子》(分角色朗读,再演一演)

(四)体验感悟

(1)体验重在经历,是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的。其表现形式是强调主体参与,注重过程的展开。(体验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2)感悟重在所得,所得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可以是情感的也可以是语言的,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注重自我的内化。(感悟的目的在于让文本成为自我的)

从这个角度说,体验是基础,感悟是发展。通过对文字的体验,对情感的体验,才能使学生情有所感,读有所悟,学有所得。

体验什么

借助直观的,感性的语言材料,采用直观的、具体的教学方式去体验人文情感;借助直观的、感性的语言材料,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去体验语言表达特点。

怎么体验

关键词 重点句 矛盾处 反复处 空白处 语言特点鲜明处 表达方式特殊处

案例:《数星星的孩子》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体验的切入点:

通过对加红的字的体验,“悟”景象优美,悟表达精准。

△体验的方式:

1 采用直观的、具体的方式去体验“珍珠”、“碧玉盘”的特点,从而感悟天空的美。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

2 换词。“撒”可以换成什么词?“撒”表现星星多,感悟用词的精准。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体验的切入点:

通过对加红的字和标点的体验,“悟”人物情感,悟表达特点。

△体验的方式:

1 采用直观的、具体的方式去体验,从而感悟人物的人文情感——演一演,读一读,悟一悟,读一读。

2 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去体验,从而感悟语言表达特点。

加红词语换序,逗号的用法等

体验感悟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体验感悟不在多——在精

△体验感悟的物化结果是——说,但更是读和写。

(五)有效对话

引用几段关于“对话”的说法:

?对话是一种交流和沟通,它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民主。

?对话是生命的相互烛照,是存在的相互趋近,是自我与他人共同“在场”的相互审视和相互认证。

?说话与对话相对但并非保持不变,这一事实导致共同的意见。在相互谈话中,我们不断的深入到对方的思想世界;我们应对他,他也应对我们。这样我们就以一种初步的方式相互适应指导平等地交换的游戏——真正的对话开始。

以上说法尽管角度不容,表达方式各异,但它们的内核却是一致的,根据上述说法,我们可以将对话的特征总结如下:

?只有对话双方都成为主体,才能建立彼此平等、真诚的关系,才能彼此倾听、彼此敞开、彼此接纳,进而失信彼此发现、彼此提升。这里的主体包括人,也包括自然、社会,还包括人所创造的精神各种产品(如文本等)。

?对话常常以语言的形式出现,但对话也包括独自的言说和默默的倾听,言说往往是对话之后的成果和实现新的对话希求,倾听常常是对话的必要过程或是对话的组成部分。

4、写作情况

大部分的学生写的句子不通,错别字较多,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能较完整的表达意思。因此,这学期加强造句的练习,说话的练习,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又一个重点。

五、教学进度:


周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