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我们深深知道,孩子们那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作为数学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尽己所能,使干巴巴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孩子乐意学数学,感受到数学的多彩,激起探索的欲望,享受成功喜悦。借今天的家长会,我来和大家一同探讨孩子的数学学习问题,使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下面,我便从数学教材、习惯养成两方面具体谈一谈:
一、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我想各位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接触,一定对我们现行的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学期的数学学习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学习的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学会读、写几时几分。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不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进位加和退位减一位数。它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学得好不好,扎不扎实,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每分钟正确笔算10道题,这是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最基本要求。比较好的学生要求应更高一些。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而要靠长期的训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要求学生都要熟记,但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家长可配合教学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孩子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比如口头上可以经常对对口令,笔头上可以每天出一点口算题让孩子练习,口头和笔头相结合,孩子的口算能力一定会提高很快。
认识人民币和认识时间这两部分的知识比较难,它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孩子们会学得非常吃力。因此我们要提前进行渗透。认识人民币本来是在第5单元进行教学的,因为考虑到这是本册的难点之一,所以我们统一将这一单元延后到第6单元之后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人民币、认识人民币。
在上个学期末,我曾布置任务,让孩子们多去买东西,准备一块手表。很多家长都配合得非常好,开学的时候,我也几乎看到全班的孩子都戴上了手表,孩子们常常对我说,妈妈,爸爸带我去哪儿买东西,买了什么,是我自己付钱的。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去认识钱,换钱,用钱,用钱时先都是几元的,再慢慢用到角。经常问问孩子:现在是什么时间了,你能告诉我吗?唉,你是怎么看的?慢慢地学会看时间,经常性地认读。这样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感觉,也会学得更轻松,更有趣,也更容易掌握。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数学知识就象是链条,每一节都环环相扣。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学好这一部分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的。要学好知识,对于一个7、8岁的孩子来说,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使孩子受益终生。这就需要我们学校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与教育。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养成从小勤于动脑,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现,只有勤于动脑,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形成各种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而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艰苦的认识活动,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引导孩子努力克服,才能从小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意志。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纠正孩子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但也并非不闻不问,当孩子一旦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适当给一些引导和帮助,给他一根“拐杖”,降低一些思维的难度,扶着他走上新的学习台阶。比如孩子做回家作业时,如果碰到不懂的字家长可以读给孩子听,家长不需要一直坐在边上看着,看到不对的马上指出,有的家长做的比较好,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等孩子全部做完了,帮着检查一下,发现错误引导孩子及时改正。我们家长既不能因某方面的原因而包办代替,也不能不闻不问,任其自然,关键在于正确引导。
其次,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习惯。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是学生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学生学会了倾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每天一节数学课,短短35分钟一定要好好把握。我经常跟孩子们说,上课35分钟的时间把握不好,回家是用2个小时也补不回来的。一年级孩子比较好动,上课难免要开小差,老师要经常提醒,往往课上没学会,回家还要补课,更严重的是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上课习惯。所以,孩子回家后,家长可以问问他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发言了吗?让孩子说一遍当天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有时家长还可以请孩子出今天学到的题目来考考自己,让孩子当小老师的过程,也是复习巩固的过程。
第三,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按时、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完成数学作业是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从现在起,就要让孩子们懂得按时做作业的意义,注意孩子练习是不是抓紧时间了,是不是认真书写了,从小建立起学习的责任感,即使是口头作业也要认真对待,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业态度。其实每天回家作业的量不是很多,主要是巩固当天学习的知识内容,数学重在理解,弄懂了一个题型,做100道都不怕了,我觉得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理解了,就不用让孩子多做,若孩子没有理解,那么烦请家长在家多督促辅导,因为一旦没弄清,孩子做题就会有困难,每天漏掉一点知识,久而久之,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这门课程,到那时想再补可就晚了。现在孩子还小,又不认识字,对他们来说,其实读书挺困难的,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在这一特殊阶段一定要多帮帮孩子,让他们能平稳地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同时建议每位家长每天能拿出二分钟时间来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也有助于咱们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学习习惯中,有一点是带学习用具的习惯。有的孩子自理能力不大好,经常丢三落四,有时本子忘了带了,有时练习卷忘了,最糟糕的是没有准备好学具。上数学课有时会用到数学学具,是为了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培养空间观念。如果孩子没有带学具,那么,那一节课,如果有时间,那么可以等同桌同学操作好了,让他再动手。如果没有时间,那么他就只有看看的份,没有亲身的体验,也就尝不到其中学习的乐趣。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做好作业,整理书包时,问一问,检查一下,学习用品是否都带齐了。如果学具没有的,想办法买到,或者用其他用品来代替。
第四,重视孩子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这培养的过程中,家长们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而定,有的孩子只能解决与书本相应的内容,那么适当加些基础性的练习,加强巩固就行了,而有的孩子却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那么指导他们多看数学课外辅导书,数学大师的故事、数学报等,不断开拓知识视野,使他们从小就胜人一筹。
我想每位家长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愿望的实现,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最后,借用北京的一所大学的校长讲过一段话“青年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父母应该给他一杆枪,并教会他打猎的方法,而不应该为他准备干粮。是啊,干粮总有吃完的时候,有了猎枪并且学会了打猎,他就一辈子饿不着。”总之,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今天我先说这么多,今后还会和大家常交流。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年级下学期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