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幼教文章早期教育家教小故事隔代教育大家谈(推荐)
隔代教育大家谈(推荐)

隔代教育大家谈(推荐)

11-19 23:46:44  浏览次数:834次  栏目:家教小故事
标签:家教心得,早期教育,婴儿早教, 隔代教育大家谈(推荐),http://www.dbk123.com

  (一)祖孙关系的类型

  关于祖孙关系的类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纽嘉顿和威因斯坦就对此做过研究,并将它划分为五种类型:

  1、正式型:祖父母对孙子女十分关心、爱护,但不干预亲子关系,偶尔只在父母需要的时候才提供帮助。

  2、寻乐型:祖父母将孙子女看作是自己寻找乐趣、消除孤独感的对象,而且由于他们不摆架子,使祖孙在交往的过程中都能得到快乐。

  3、智慧型:祖父母不厌其烦地将知识传授给孙子女,他们是孩子知识的重要来源。

  4、代替父母型:祖父母承担了养育孙子女的重担,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

  5、保持距离型:祖父母与孙子女一般不接触,只有在家庭成员必须聚在一起时才偶尔

  (二)祖孙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有关祖孙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的讨论较多,主要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大类,且对负面影响的研究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负面影响

  (1)感情多于理智

  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加上有怕孙辈出了差错,难以向孩子的父母交代的心理负担,往往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容易无原则地迁就和溺爱。表现为以孩子为中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赞赏孩子的行为,使他们无法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从而不利于个性品质的形成,易养成蛮不讲理、攻击性强的特点。老人对孩子的溺爱,还突出地表现在对孩子的日常起居的过分保护上。对孩子的限制较多,不让孩子外出,不让孩子和他人交往,不让孩子独立地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使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的发展受到抑制,延长了“童稚心理“时期,阻碍了正常的心理发育。对此,日本学者提出了“奶奶孩”的现象,他们认为由于祖父母没有担负着培养孙子女的责任,容易听凭孩子的摆布,使孩子形成撒娇、爱哭、任性、胆小、没志气,在家里呈英雄而出门懦弱、神经质、依赖心强等性格特征。

不错的

  (2)祖辈的文化较低,教育观念落后

  身为祖辈的年龄一般在60岁上下,有的已超过70岁,较小的也有50多岁,由于种种原因,祖辈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双亲,加上知识老化,他们的文化水平要低于双亲。同时,祖辈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前,加上由于退休及身体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与社会的接触较少,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很多还停留在过去。当他们与孙子女接触时,他们的生活方式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以至增加孩子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难度。其次,祖辈教育观念落后还表现在教育方式的缺陷上。他们更多地认为养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教育孩子则是学校的任务。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的祖父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饮食和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上,而忽视关心孩子的心理品质,更少考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于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祖辈和双亲容易产生较大的差异。

  (3)容易引起家庭冲突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祖辈与双亲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产生的分歧可能会演变成两代之间的冲突,特别是婆媳之间的矛盾。前苏联学者A·C·斯皮瓦科夫斯卡娅就指出以下两种类型的祖(外祖)母易导致家庭矛盾,进而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

  其一、作为牺牲者的祖母或外祖母,她们放弃了自己的职业活动、休闲活动,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照料孙子女上。由于祖(外祖)母没有养育孙子女的责任,所以一旦她们觉得累了或是某些原因造成情绪的低落,就容易形成抱怨: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其二、竞争型的祖母或外祖母,她们在照料孙子女时试图取代父母的角色,并与子女形成一种竞争的态势。她们喜欢挑剔年轻人的过错和缺点,以此来证明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自己,自己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比他们更有能力,更有经验。大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孩子会敏锐地感觉到,并势必对他们的情感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挫折感和不安全感,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再有,一些老人对孙辈宠爱有加,使孩子娇生惯养,以致有些孩子稍大后回到父母身边,已无法适应比较严格的家庭教育,导致对父母感情疏远,产生隔阂。甚至有的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以逃回祖辈那里寻求庇护来表示自己的反抗。这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能因此而引发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冲突,影响家庭的和睦气氛,从而间接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不错的

  2.正面影响

  (1)祖父母有更多的时间能更耐心地教育孩子

     祖父母有宽裕的时间,再加上慈爱和宽容,就能更耐心地对待孩子,使他们能很好地与成人交流,无拘无束地接受教育,在这种融洽、和谐的环境中,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安全感和获得心理自由,有助于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良好的交往技能和旺盛的创造动机。而双亲由于充分的就业,没有足够充裕的时间,但为了尽父母之责,紧紧张张地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但这样容易给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他们变得拘谨、焦虑,进而影响和制约其聪明才智的发挥。况且,双亲因面临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压力,可能会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孩子的需要,不能细心体察、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因此,如果祖辈能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就可以缓解双亲的抚养压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扮演父母的角色,从而提高儿童抚养的质量。

  (2)祖父母有丰富的育儿经验

  祖父母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有抚育子女的经历。他们能够给孩子一些从双亲那儿得不到的经验,也能给初为父母的子女一些具体的指导,避免出现年轻的父母因为没有经验,机械地照搬照抄书本,而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的现象出现。现在,对祖父母育儿经验落后的指责很多,这也是双亲不愿意老人抚养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许多问题是由于两代人没有很好地沟通造成的。比如,日本有个调查显示:祖父母对双亲的要求主要有:对孩子的斥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对孩子撒手不管,不要强行培养孩子的智慧。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不妥,所以如果双方能很好地交流、相互理解,在教育孩子的思想、方法上应该可以达到一定的共识。

不错的

  (3)老人有较平和、宽容的心态

  老人由于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人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使老人有张和焦虑之中,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现在,在相当部分的双亲中,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因此,老人平和、宽容的心态可以缓解孩子的压力,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大家看法:

  小缪(大学教师):我认为隔代家庭对孙辈的影响是溺爱大于教育。不少文章揭示其消极后果是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虚荣、妒忌;为所欲为、合作精神差;懒惰、娇气、磨蹭,缺乏朝气,缺乏自立能力;意志薄弱,缺乏自尊、自立、自强精神;怕苦怕累,进取心、创造性、责任感都较弱等等。即使在体格上,也由于营养过分.不少儿童患有“现代文明病”—肥胖症。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祖辈对现代社会的人才要求缺乏了解,凭自己过去的思想观念与过去的经验来教育今天的孩子。在教养过程中往往感情强于理智。他们本着一种慈爱心理,不愿孙辈再吃自己与子辈同样的苦。在物质消费上孙代优先,尽量满足,自己却节衣缩食。这说明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视子孙为私有财产的思想仍在老人中有一定市场。

不错的

  赵爷爷(离休干部):我认为“隔代教育”是中国家庭的传统美德,“含怡弄孙”是晚年最大的精神慰藉。我的外孙小光2岁时,他父亲出国进修,他母亲在法院工作,常出差。全靠我们老两口精心抚养。孩子活泼可爱,特别喜欢听我讲历史故事。每当他做错了事,如欺负小伙伴,损坏了大院里的花木,我只要一提及故事中的人物把他的行为和历史人物一对照,他就能很快认错改正。上小学后,他随父母搬出去住了。但每逢节假日,小光就直往我家奔,把一星期的好多事情都讲给我们听,得了“三好学生”奖状,决不忘记拿给我看;干部竞选失败的痛苦也要向我们诉说。每逢寒暑假,我们仍住到一起。小光回来的日子是家里最欢乐、最热闹的日子。我和小光一起散步、打球、爬山,一起种花、养鸟,我还专门给小光买了个小书架,什么《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那些好书,我们常常一起朗读,一起讨论,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论起输赢。我女儿笑我这种时候活像个“老顽童”。

  朱爸爸(个体理发户):我们夫妻俩,到城里开了个小理发店,经济状况不算富裕,居住条件不好,也没有条件请保姆。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若把小女儿放在乡下,舍不得。只有把农村的老父亲接来照看孩子。邻居家都说我家老人卫生习惯不好。但是,他对孩子很亲,孩子就要他不要别人,他带着孩子我们放心。只要能在这里维持得下去,我们就少不了老父亲的帮忙。我们不懂什么“隔代教育”,只知道这是现实问题,家庭需要老人带孙辈。

,隔代教育大家谈(推荐)

《隔代教育大家谈(推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