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作表演
1、学生以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编创动作。
2、小组成果展示。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演唱《机器猫》
教学目标:
1、 能活泼有趣的演唱这首歌曲。
2、 会讲述一段机器猫的故事。
教学过程:
1、 播放《机器猫》片断引入教学。
2、 完整欣赏原唱版《机器猫》,熟悉旋律。
3、 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 用听唱法逐句学习这首歌曲。
5、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6、 展示,并讲述自己知道的机器猫的故事。
第六单元 闪闪的红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嘎子嘎》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嘎子嘎》,结合电影《小兵张嘎》了解革命历史,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景。
2、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3、 能即兴随歌曲表演。
一、 引入。
1、 教师播放电影《小兵张嘎》片断,并简介影片背景及内容。
2、 初次欣赏,谈感受。
二、 欣赏乐曲。
1、 有节奏的读歌词,并了解歌曲内容。
2、 出示节奏谱,引导学生唱。
3、 逐段欣赏,并交流感受,完成课本填空。
4、 完整欣赏,并尝试并听边打节奏。
三、创编活动:用动作表现人物、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星歌》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曲的雄壮的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欣赏的歌曲《嘎子嘎》。
二、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片段。
2.介绍电影的主题曲《红星歌》。
3.播放《红星歌》完整的录音。
4.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感受。
2.体会歌曲中雄壮的情绪。随音乐走步。
3.出示歌谱,唱旋律。4.学唱歌词部分。
5.体会重音记号的演唱方法:演唱时要果断的、坚定的。
6.用行进的的步伐做律动。
7.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
四、感受进行曲的特点,师生共同总结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五、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狂风暴雪的情景,同时了解一些蒙古族的风情,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通过静心聆听、朗读主题诗、模仿律动、画一画、敲一敲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听辨主奏乐器——木琴的音色特点及音乐力度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学生律动进入教室(音乐可采用《秧歌调》)
二、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
(一)聆听乐曲引子,直接导入:音乐在模仿什么声音?这种声音好像把你带到哪里?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二)出示图片,介绍木琴的形状、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三)朗读单元主题儿歌,导入乐曲欣赏:
1.师生相互交流自己对大草原的印象,朗读单元主题儿歌
2.完整听赏乐曲,思考:乐曲描绘了哪些情景?
3.介绍曲名——《我是人民小骑兵》
4.分段落听赏、交流。
(四)用律动参与的方式复听全曲,如:模仿骑马动作等
(五)相互交流自己听赏后的感受
(六)分组活动
1.画一画——试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或符号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2.敲一敲——使用打击乐器来模拟马蹄声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3.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声音的渐强和减弱
三、总结
第七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能够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 能边听边有情感的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交流自己知道的战争时期的小英雄。
2、引出王二小,学生交流有关王二小的故事。
3、引入。
二、欣赏歌曲
1、初次欣赏,思考讨论:歌曲是以什么样的情感演唱的? (叙事、回忆地)
2、再次欣赏,交流:我从歌曲中听到了……
3、看书上的插图,尝试配乐讲述《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4、展示,激发学生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三、整体欣赏,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老爷爷赶鹅》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老爷爷赶鹅》。
2、能一边唱一边表演,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欣赏一首歌曲《咏鹅》。
2、(出示《老爷爷赶鹅》歌片)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老爷爷赶鹅》。
二、整体感知,熟悉歌曲。
1、听赏,了解歌曲的情绪风格。(欢快、风趣的)
2、跟音乐轻唱,熟悉旋律。
三、学习歌曲
1、教师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教师弹琴,学生逐句跟唱。
3、以各种形式练习。
四、拓展:边唱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五、展示,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游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深刻内涵,学习蜗牛身上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播放《春天在哪里》带学生走入教室。
二、引入教学: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图片。
三、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听音乐,讲故事。“那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听。”
2、学生讲故事,做动作。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语气和动作。
3、(出示歌词)带有节奏的朗读,选一位同学带读,教师打节奏。
4、听音乐,模仿动作。
5、学生跟琴演唱。
6、教师范唱。请学生分析演唱的不同点,处理歌曲。
7、分角色演唱。
四、拓展
1、讨论:你喜欢蜗牛还是黄鹂鸟?为什么?
2、欣赏《蜗牛过桥》的组图,让学生发现蜗牛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剧《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通过小小音乐剧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综合艺术的表现能力并贯穿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
二:激情导入:
1、播放课件:《蜗牛与黄鹂鸟》,教师提示学生用动作或拍手表现音乐情绪。
2、学生讲述故事。
三:音乐剧的编排:
1.看一下课本中的图片,自己说一说每幅图所表现的内容,以及每幅图提出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内容。
3、总结:蜗牛不怕吃苦,非常认真。
4、欣赏老师们编排的音乐剧。
5、学生表演: 学生分组排练;带上头饰表演;完整的一组一组的进行。
四:课堂总结:
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成功的。
第八单元 金钥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地有多厚,天有多高》;认识顿音记号。
教学目标:
1、 能够富有想像力的演唱歌曲。
2、 认识顿音记号,知道他的作用,能正确在歌曲中应用。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进度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