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贝壳儿童学习网小学教育网小学英语小学英语课堂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04-03 15:42:23  浏览次数:165次  栏目:小学英语课堂
标签:英语课堂用语,小学英语课堂游戏,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http://www.dbk123.com
2007年,“二语习得”理论派别的主要首领Rod Ellis主编的杂志《语言教学研究》(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中第十一期的第一篇文章是由一个名叫Tode的日本人所写的调查报告。他将一所初中学校的一些学生分成三组,教授其系动词“be”和进行时态“be”。然后用六个事件对照,结果他证明了用演绎的办法即明示的办法、直接讲语言规则的办法要比“implicit”的效果要好得多。我的意思是小学教师千万不要走入这个误区,装假说大话。我个人极力主张小学要量化,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该讲就讲。他总是先糊涂后明白,要不永远都不明白。通过教师讲解和训练,通过学生自身的探求和摸索,过程到了,自然也就会了,能掌握了。如果老师避开,保证不了这个数量和教学质量。由于孩子们的认知、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或是自主学习策略没有用好,那么我们的外语是永远也学不好,永远都是鹦鹉学舌的。

第五点就是输入和输出(input & output)。教学就是输入语言信息,输入知识,然后再摄入。输入不等于摄入(input 不等于intake),首先必须是大量的可理解式的输入,要保证课堂输入量,然后学生可能记住一些,当然也忘记一些,但是通过练习(exercise/ practice)、师生课堂上的交流和作业或者是测试等方法使学生慢慢掌握所学的知识,然后量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最后输出(output)。整个就是一个过程(process)。我们的外语教学要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无论什么课型,都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整个课堂活动主要都是输入,课堂并不主要是输出。如果学生们都会输出,就不必再上课了。课堂英语教学包括小学在内应该是以输入为主(input-based)的教学而且在课堂上主要是要聚焦在语言形式的上(form-focused)。如果不是注重语言形式、以输入为主的教学,那么就是微效、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一节课结束以后,教师教授了什么、学生们都做了什么、懂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多少都应该有个结果。本人极力反对现在所谓的极端的“任务型教学”。不是说任务型教学本身不好,那么关键问题就是我们误用了这种类型的教学。

北师大的刊物《中小学外语教学》刚刚刊登出来任务型教学方面著名专家Littlewood在1999年完成的一篇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文章。2004年他发表了一篇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思考和建议的文章,我先前已经在《英语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上刊出。这两篇文章中都包含有一个表格:一个完整的任务型教学都要用5个步骤(5 stages)。第一个阶段是非交际性的、以形式为主的学习方法及练习。学习是交际的前提,没有学习就没有交

www.dbk123.com 际。我们将任务型教学理解成为真实的使用、做事情,这是错误的,而且还是低级的错误。第二步是交际前的语言练习(pre-communicative language practice)。第三、四步骤是交际性语言练习(communicative language practice)和标准型交际(standard communication),最后一步才是真正的交际(effected communication),就是用英语做事,做任务。他的这个五个stages是从以语言形式为主到以意义为主的任务型教学的模式。这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跨越前四步直接来到了第五个步骤,使学生们搞糊涂、学不明白。虽然有许多人认为交际教学法(CLT)比任务型教学(TBL)好,任务型教学太极端了,不适合TEFL初学和基础阶段用,也不能成天做任务。就训练方面来说,也应该从操练(drills)到练习(exercise)到训练(practice)到做任务(task)。任务型教学是个好方法,关键是要理解正确且与用得当,不能一步到位,千万别本末倒置。

课堂教学我主张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的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符合教学需求的教学手段。首先课前要做好预习(Preparation);课堂上好好的讲解(Presentation),要讲出为什么(Why)、什么(What)、怎么(How),不必非得分组练习(group-work)或者是两人一组练习(pair-work),更不必费劲来重新摆放桌椅,最重要的是要动脑;然后就是各种练习(Practice),这些练习之前和当中可以有些语言意识的提升活动,如对英语的noticing,recognizing,observing,identifying的练习。这些练习可以是drills,也可以是exercise,可以是practice,也可以是tasks,但是tasks是大联系,不能每节课都做,一个学期做几次就可以,需要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时间长一些。练习不是考试,不是英语的输出,而是对刚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提高,教师教授学生哪些知识就练习哪些知识,这节课学习什么技能就主要练习什么技能,这些练习不是综合性的练习,而是单项或专项练习,不是选择题或是考试题,若每节课都要做评价,学生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将大大受打击,更不能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教学也应该有一个过渡期或是冷冻期,让大家都不知谁好谁坏,不知深浅,埋头学习。像马拉松长跑那样是总冲刺。最后在这节课快结束时掀起一个高潮,把新学到的知识与以前学的知识放在一起做一个综合性的Production,提升一下,搞点输出及总结。

我们要特别注意上课的质量、输入的数量以及上课时课堂教学的组织,保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指明学习的途径,帮助他们掌握高效的学习策略。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主张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教和学,按照正确顺序)、阶段侧重(在某个阶段侧重学习哪些知识内容和技能项目,如某些单词、语法、技能等)、精讲精练(反对精讲多练、多讲多练或不讲就练),五技(读、听、写、说、译)并举。大多数人都讲听、说、读、写、译,这是学习母语的顺序,很多人丢掉“译”是不对的。我们学外国语是不能够先听的,主要是教育这个条件,先听也听不懂。我们先通过阅读课文或报刊的方式从“读”过渡到“听”,二者均属于“输入”环节,都是接受式的学习,接受式的技能;然后是写,先写后说。说是最难的,因为要现场将意思连贯地表达出来达到交流的目的。最后是翻译,翻译就是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比较和迁移。这就说明我们上外语课,不见得非得全英授课,可以使用母语,可以使用翻译,用双语(bilingual)进行教学。对于抽象的、难懂的语法、句子、指令或作解释的时候,可以适当地使用汉语,而且两者可以很好的比较和对比。但是在外语课上,汉语不能使用太多了,那样就成了汉语课了。

语言学习可以通过语言分析和错误分析,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利用目的语言和自己的母语这两种语言。我希望这次参加现场授课的教师也不一定全英授课,学生不是国际学生,是中国人,教师也是中国人。我们有几亿人学外语,但是翻译界还是缺人,就是因为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从小就按母语的思考模式反应。教学过程中的输入、输出一定要做好。输入不能全靠课堂,还要靠课外。毕竟我们课上的时间太有限,所以课外要订阅一些英语报刊杂志,参加点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

我们的学习到底是举一反三还是举三反一?举一反三就是用少量的例子(samples)掌握经典的语言,然后扩展到更多的语言。隐性的教学方法是需要有教学环境和大量时间的,没有大量时间和语言环境是用不了的,不太适合用于外语学习,特别是学校正规课堂的教学。所以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学习规律正好相反。因此我们现在正在改革。

这样的话我们就得先预成(pre-generate),教师上课前要做好准备,学生要事先预习。预计这节课要完成什么东西,学什么东西都要做好计划,然后做好准备,上课时一步一步的走,该教的教,该学的学,该练的练,每一步都要做到位。这样才能做好上课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教师事先备好教案,想好用什么教具、搞什么教学活动、学什么知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什么针对性方法。如果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突然有问题出现阻碍了正常教学的进行,就随时随地解决,慢慢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且解决这个“生成”的问题,这个生成并不完全是自然生成的,而是需要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人主张学习语言形式完全靠感知,是感性的,主要靠“刺激-反应”,但实际上很多都是要理性的,认知的。现在我们的教学都没有很好的策划(well-designed),而是课上时间一直在叫学生们在生成,最后学生还是生成不了,总是达不到所要求的水准。我认为要特别重视“预成”,而“生成”是在解决教学矛盾的各种教学条件当中自然达到的。过程到了,结果就生成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

《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相关文章